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7页 (第1/2页)
胤礽的主意,明珠和张英明两个不同派别的人难得都比较赞同。但是对于甜枣怎么给,他们二人又发生了分歧。 张英想的是暂免湖北今年一年的全部田税。民以食为天,百姓仰仗土地维持生计,没有了土地再缴纳田税,简直与“官逼民反”并无差别。不过他原话说的更委婉些,没有直接把“官逼民反”几个字说出口。 可在场的人哪里有不懂的。康熙听完他的话,眼中的阴鸷之色又加重了几分。 明珠见状,便立即开口辩驳,“免田税便是让百姓以为朝廷宽和,只要他们一闹事便可以退让,长此以往下去,百姓便更加得寸进尺。” 康熙听着二人你来我往的争论,一时并未说什么。只是私心里,他也觉得田税是不可能免的,正如明珠所言,这个口子不能轻易开。 “太子,你的意思呢?”康熙紧盯着胤礽道。 胤礽脑子本就转的不慢,刚才听着张师傅和明珠的争论不休,一个有点“荒谬”的想法就在他脑子里闪过了。不能免赋税,那就只能在其他方面想办法了。 他开口道:“儿臣以为…” 不知为什么,一看他的表情,熊赐履瞬间升起了一股很微妙的预感。他直觉太子接下来的话,必会叫包括皇上在内的所有人瞠目结舌。 第108章 胤礽却完全没有体察到熊赐履的忧心,在众人的视线聚集到自己身上之后,一本正经的说他想到的办法。 “汗阿玛,儿臣觉得此事还有其他转圜之法。” “哦?”康熙撇过头看向他,“你有什么主意?” “现下若要百姓交赋税,强征肯定是不能的。但是免除又损朝廷颜面,也不符合利益,假使行个转折之法过渡一下…” 他还未往下说,索额图便已经开始帮着搭台子,“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胤礽并未转头看他,仍直视康熙,一副恭谨神色,“儿臣想,百姓种田,总离不开趁手的农具,若是由官府打造一批质量上乘的,许诺百姓若他们按定例缴纳赋税,便将这些农具凭白赠与他们,想来百姓见有利可乘,也不会再与官府如此僵持下去。” 他的话音刚落,明珠便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不妥。殿下这主意虽然对形势有利,但若是天下皆依此例,那官衙造铁所费银两,可比税银多上许多。”他也不想明着批驳太子,可太子这办法,明显不是长久之计。 张英几人都是处理贯庶务的老手了,听罢明珠所言,也迅速在心里算了笔账。如今铁价贵,寻常的木制犁车不过几十文,但是若换成铁制的,这价钱可要翻一倍不止。 此次闹事之地有三处,所涉农户总数不下百户。即便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