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5页 (第2/2页)
不敢拿主意,便写了折子请旨,请康熙给个批示告诉他们该怎么办。 主要是他们以前也抓过传教士,后来这些洋人都被招进了京城,还都身居高位。再贸然抓捕错一个,他怕担责任。 康熙看完折子便皱眉。这洋人的用处无外乎在钦天监供职,他听过有的要与他交流思想的,求他信奉什么真主的,希望来与大清通商的还真是头一回。 于是也顾不上翻牌子,自己看着折子想应该怎么处理。既是说来贸易的,就不好轻易赶出去了。但是就这么带进京,又怕这洋人最终不怀好意。 康熙一人既当国君又当外交官的日子也持续好几年了,现在他很想找个人先去代表自己试探这洋人一番。但无奈朝政可用之人没一个会西洋话的。 广东是有些洋人的,但是不可信,也不能随意用。康熙很发愁,是不是得另外培训些会说洋人语言的人出来。宫里自从南怀仁被赶出去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人在大早上用鸟语吟唱了。要找出培训老师都费尽。 胤礽来的时候,康熙正提笔在折子上写批示。 第90章 胤礽见康熙正在运笔十分急切,想来是有大事。便在一边静等着。折子是自己临时写好的,措辞并不十分圆滑,他心里略有忐忑,不知道能不能说服他汗阿玛。 康熙写了小半刻才停下笔,见儿子在一旁立得笔直,皱眉问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就寝?” 今晚值夜的不是一贯伺候的大太监梁九功,而是另一位乾清宫的首领太监魏自清。 在乾清宫里做太监,就是要比旁处多长些心眼。他一向也乖觉,立刻上前回道:“奴才见太子爷夙夜前来,怕是有急事要回禀皇上,便自作主张把太子爷请进来了,还望皇上恕罪。” 康熙没有怪罪的意思,挥手让他退下。临走前他还收获了太子一个赏识的眼神。 胤礽怕他汗阿玛觉得自己急功近利,呈了折子后语带自责的说道,“扰了汗阿玛休息是儿子的不是。只是汗阿玛也知道,戴梓那里究竟是个什么章程,还需汗阿玛再做定夺才是。” 康熙接过,却不着急翻看,只问他:“刚才广东巡抚上了封折子,说起有一个不列颠的使者要代表他们的首领来与大清做贸易,此事你可听说了?” 胤礽被问的有些懵,这几日他都在忙钢厂和火铳之思量着如何保住景山的军工事业,哪里顾得上京城外的事情。他顿了顿才道:“儿子不知,想必事出突然,汗阿玛也是刚得到消息吗?” “朕有此发愁”康熙揉了揉眉心,“广东那边没有可用之人呢。” “可是广东巡抚办事不力?”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