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页 (第2/2页)
现在为什么还活着。胤礽记忆里,他六弟应该早就薨了。 因为最近太忙,他也是忙得昏头,竟然忘了,上一世他六弟去年就应该不在了才对。 而现在,六阿哥就一个孩童的标准来说,长得十分健壮,一点没有要早夭的迹象。若是按年纪算,过两年可以开始读书了。 “殿下可以获得第二次机会,为何别人不可以?”系统淡定的说。 胤礽皱眉,“你的意思是,六弟也是…” 难道六弟和他一样,也是重生? “殿下误会”系统否定了他的胡乱猜测,“殿下的机会改变了原本的历史,所以从此往后所有的事情都与您的前世不同了。” “也就是说,大清不一定会被灭亡。” “只要殿下努力。” 听系统这么说,胤礽痛快的自己闷了一口酒。可惜这种喜悦无法与其他人明言。他又与其他兄弟们说了会儿话,便起身去给他汗阿玛敬酒。 胤礽亲端了酒杯走到康熙跟前儿,羞赫道:“汗阿玛,儿臣知错了。” 错在当时太馋,不然肯定还能瞒一段时间。 康熙的气还没消,看都不看他,“书抄的如何?” 胤礽羞窘,“差…差不多了。” 事实上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所有的科目都要写出来,实在太难了。他憋了一个月,也只把数学中几何类最基础的东西整理完。 康熙仍旧不看他,“先把那些放一放,火铳的那些先仔细写下了。” “汗阿玛想先看那些?” “不是朕看”康熙终于侧过脸瞥了儿子一眼,“是戴梓急着看。” 康熙原本就不想催。火铳那东西危险,他巴不得儿子拿出一张白纸跟他说,汗阿玛儿子不知道什么是火铳,那些都是旁人诬赖儿子的。 尽管知道这就是在自欺欺人,他心底依旧忍不住这样期望。 可是架不住在景山负责做火铳的戴梓,一直不放弃的催。 他们离了景山之后,戴梓知道要太子写出详细的制作过程,还需要许多功夫,于是便拿着胤礽留下的图纸自己先做尝试。 康熙对火铳之事格外看重,他那里又是研究中心,所以一应物件,铁器,甚至工匠都是齐全的。 正是东西齐全,所以戴梓多次尝试后,做出的东西始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不是火铳炸膛,扳机的作用约等于零,就是子弹中填装的火药分量控制不住。 他废了好一番功夫,废寝忘食的不断做了又做,实验几次却还是失败。眼看着靠自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做出来了,戴梓索性就写了折子来问康熙,太子殿下何时才能把精细废方法写出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