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页 (第1/2页)
朝廷有先例,如果官员受贿严重被舞到上级官员跟前,那么这个人的官涯也就到头了。王知县深知这点,所以在他任职香河县县令的这几年间,他一直把握着这个度,从不让自己有所逾矩。 虽然收受不多,但他这个县令当的确实是有滋有味。加上香河县太平顺成,百姓安居乐业,王知县安于一隅,这些年县里又无重大事情发生,他任职将近六个年头,无过无功,依旧跟当初任职时一样,官位既无降亦无升。 然朝廷吏制,如果官员任职三年期间业绩平平,一般不予其官位升降,三年后依旧任原职。但是到第二个三年,也就是六年期满后官员依旧无所作为,那么这个官员的官位就会被相应降一阶,即从一个富庶偏近京城的地方调任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王知县马上就要任期满六年,在他任职的这几年间他业绩平平,如果再做不出实绩,只有被左迁的份儿。 他一直都想找件大事做出一番业绩,可一直没寻到合适的时机。 然而今年六月份的暴雨给了他这个机会。洪水过后灾民需要安顿,灾区需要重建,以及一系列洪水过后可能带来的疫病隐患,这些都非常考验当地官员的办事应对能力。 如果应对及时,灾后工作善后得当,那么将来吏部考核时就会将其当作一番业绩给这位办事得力的官员升迁。 王知县正是抓住这一点,暴雨刚开始时他第一时间上报给顺天府府尹,以及洪水过后,不管是防疫,还是安抚民心,抑或是帮助灾民重建家园,他都使了破釜沉舟的强制手段把这件事做好做完美。 事实上他做的相当完美。因为他的一系列得当举措,那么炎热的天气灾民集中一起没有爆发疫病,灾民们早早返回自己家园,家里的房屋和田地被重新修缮,修的比以前的还要牢固结实,还有家家户户被发了赈济粮,因为以上种种,灾民们是真心实意感谢这位县官大人的。 这些实绩被民众看在眼里,年底吏部考核时会被记上一笔,王知县升迁在望,是板上钉钉的事。 以上是王知县今天找蒙清时给蒙清说的话。王知县还说,如果他明年升迁顺利,应该是迁往京城。而京城也有蒙清的粮庄产业,到时他会继续罩着他为他行方便之事。 饭桌上,蒙清将自己与王知县今上午所谈全部说给大家,一家人听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官当的可真好,六年任期无所作为,末了来场暴雨,直接将人冲升迁了。 “这么说来倒是要感谢这场暴雨了,若非它,咱们县太爷怕是要被降职。”蒙鸿拿筷子在碗里搅动几下,心不在焉,冷嘲热讽了一句。 蒙清道:“谁说不是呢,县太爷本人都这么说呢。县太爷还说,天灾无可避免,但人心可以关怀,这时候民众的心若是利用的好,那么你这个县官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