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9页 (第2/2页)
可惜,在移都之时,李衷因年事已高,未能跟着南迁。 周墨本以为这位前辈早已退休安享晚年,没想到对方在这个年纪,竟还会接受图书馆的聘请,独自一人在此默默地管理藏书。 不知为何,周墨心中涌起一股感动的情绪。 他态度恭敬地向李衷行礼,表明了自己身份。 听到他的声音,李衷这才认出他的脸来。 难得见到曾经共事的后辈,老者露出一丝欣慰笑意,缓缓道:“迁都时一别已四年有余,未曾想你我还能在密阳再见,尔今日来此,可有何要务?” 周墨点头,坦诚地回答道:“有一批藏书,某自衡川护送而来,欲捐与图书馆。” 听闻藏书来自衡川,老者似明白什么,摸着胡子感慨了一句“善哉”,旋即便用钥匙打开了藏书室的大门。 三楼室内极为静谧,虽也有安装玻璃窗,但都拉了窗帘,环境相对密闭,且因室内面积深广,又摆满书架,光线极为黯淡。 藏书室内禁点火烛,为方便参观,李衷拉开了些许背阴处的窗帷,令自然光能够透进室内稍许。 借着偏暗的光线,周墨走近一个架子旁,发现这里的藏书都被放置在纸板与锦布制成的函套内,卷轴、简牍也都套有大小合适的锦袋,架上还放有防治虫害的香料,保存得十分仔细。 其实在知晓李衷是藏书室的管理人时,周墨就已对图书馆的藏书环境有了底。 有曾任秘书监的前辈在此,那些典籍定然能受到最好的照料。 而此时经过亲身的实地考察,他更是彻底安下心来。 相比起巽阳宫城内无人管理的秘府,自然是这座图书馆的藏书室更令人放心。 从藏书室出来后,周墨便做下决定,要将自己从衡川带来的藏书都捐到这里。 同时,或许是受前辈感召,他亦生出了要入图书馆工作的念头。 这一想法在他从黄颂口中得知,两座报社的工作室就设在馆园的另一座建筑内时达到了顶峰。 周墨一向喜欢看报纸,且很是欣赏一位临川先生在报上发表的观点见解,他知晓临川先生正是文学报的主编,因而愈发想要留在图书馆工作,希望能借机结识这位精神好友。 怀着这股心思,待走出图书馆时,周墨便将自己的意愿告知给了黄颂。 黄颂来之前就得了上级暗示,最好能将这位人才留在密阳工作,眼下自然是一口答应,表示会将他的想法报呈给使君。 于是半月后,随着前朝秘书丞空降成为密阳图书馆的副馆长,图书馆接收了一箱又一箱的珍贵藏书,二楼书局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变得无比繁忙起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