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3页 (第2/2页)
汹涌,最宽处可达千米,最窄也有百米,数万人军队及成吨的物资要靠一艘艘小船运送过河,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注定要花上数日的工夫。 其实这时候,若能有大船运载军队顺水而下,便能直达逐江一带,距离衡川不过一郡之隔,可惜沂州暂时没有这样庞大的船队。 青州倒是有,但纵使他能从谢愔那借来船队,一时半会儿也没法将船送进内陆。 说白了,沂州毕竟是柳浪的地盘,他的手没法伸得太远。 姜舒只能祈祷,大军顺利渡河后,能赶得及在邢桑大军包围都城前,抵达衡川。 · 五日后,衡川城。 周墨眉头紧蹙着从堆满木箱的一辆辆行李车旁走过,旋即走到马车旁询问管事行李的数目是否都校对正确。 此时,若有别的士族经过,八成会以为这些车上所装的都是周家的重要财产。 事实上,里边也确实是一些贵重物品,然却非金银珠宝、丝绸绢帛,而乃一箱箱的典籍。 自天子驾崩的消息传开后,便陆续有家族开始携带家产北逃,周家思索许久后,最终也下定决心让小辈先行往北地转移,周墨便是其中一个。 只不过和其他兄弟姐妹不同,他所带的行李只有极少数是衣物和钱财,大部分都是他借职务之便,从秘书省转移出来的珍贵典籍。 行此举多少有些大逆不道,但周墨别无他法。 他想,一旦战火蔓延至衡川,以胡人烧杀抢掠的本性,这些贵重的书籍极有可能遭到破坏乃至毁灭。 秘书省的藏书有不少都是孤本珍本,万一有个好歹,将是巨大的损失。 身为一个爱书者,周墨实在放心不下,于是他擅作主张,将其中数量少且最珍贵的那批典籍都转移了出来,准备带往北地,将它们归还至旧都宫城。 此事办得极为隐蔽,连多数周家人也不知晓,但周墨行此事前得到了他祖父的默许,他认为这已足够了。 多次清点行装完毕后,周墨带着妻儿坐上马车,正欲出发,忽而外边传来一声熟悉的嗓音,让他们稍等。 周墨掀开后门竹帘,只见谢皎一副匆忙的模样跳下马车,向他们走来,手里还拿着个平平无奇的木盒。 以为对方是来向jiejie道别的,周墨正欲带妻子下车,谢皎连忙阻止道:“姊夫、阿姊,你们不必下车,我此来只有一事拜托你们。” 周墨看向谢婇,女子随即开口询问道:“是何事?” “阿姊和姊夫可是去往巽阳?” “不错。” “那此物还请二位帮忙转交给郇州姜刺史。”谢皎站在车旁,伸手将木盒递进车内。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