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页 (第2/2页)
人在红拱门前停下。 一个用方桌拼起来的舞台,演出的华服女子灵眸,皓齿,杏眼,黛眉,水袖一抖,回眸一笑,身段翩跹而过,随着婉转悠扬的唱曲,余音绕梁,声声入耳。 台下掌声如雷。 许子芩老是从白降的耳机里听到昆山腔,可听曲和真真切切地看曲却截然不同,心灵被震撼和冲击,让他频频点头,鼓掌称赞。 柳如妍这一辈子和昆山腔结缘,哪怕台下只有一名观众喝彩鼓掌,她就能唱下去,戏是她的命,也是她注定躲不过的劫。 两分钟后,登场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带着一群小孩唱《义侠记》。 白降越听越来了兴致,拉着许子芩往前,找了把凳子坐下听戏,细细咂摸品味。 他从小接受母亲的熏陶,不会唱但爱听。睡觉,无聊,甚至上课都会听上一段,《义侠记》是白降最喜欢的昆山腔剧目之一,选材于水浒中武松的片段,这侠肝义胆倒也符合他的行事风格。 “林婶,今年青团备得怎么样?”身后传来悦耳的声音,“我家宝儿就爱你这门咸蛋黄陷的手艺。” “管够呢!”大婶道,“那我可提前说好了啊,我家孩儿在你们宝儿这儿学戏,不许嫌弃,要是唱的不好,跳的不认真,你们任打任骂,我和孩儿他爸全力支持。” 许子芩往后一觑,和花衣女子打了个照面。 好漂亮! 柳如妍虽人已暮年,保养的却极好,谈吐之间有一种高雅脱俗之气,和白露很像。 “这位长得俊俏,若是早些学曲,往后必成名角。”柳如妍指着许子芩笑了笑,满脸的慈祥。 白降回眸,呆愣住了,木木地看了好一会儿,还是柳如妍先认出他来,眼眶湿润:“你……眉眼像极我一位故人。” “这三位是专程过来找你听戏的。”大婶介绍。 房外锣鼓喧天,鞭炮噼啪响。 许子芩把表姑推出门去,恭敬地朝柳如妍鞠了一躬,合上门。 白降躬身下跪:“这一跪,是代替我母亲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不是您当年收留她,在戏班里学戏……” 柳如妍佝偻着,抹去眼角的泪水,扶他起来:“往事不可追,多说无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哎!你mama她近来过得可好些?” 白降低头不语。 柳如妍摇头叹气:“都是情债,都是为情所困。众人都说戏子无情,倒真是无情也就罢了,可偏偏一个两个都是情种。都是每个人的选择,怨不得旁人。” 白降没有听明白其中寓意,走流程倒了杯茶,递给柳如妍:“这杯茶,按规矩,我要敬您一杯。”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