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页 (第2/2页)
孙没奶吃可不成,你跟老二到村口去一趟,碰碰运气看不能多摸几条鱼,给赵家送去,她家住在县城柳树胡同,不管你跟赵家闺女的事儿能不能成,咱答应了人家的事儿就得办到。” 姜四几个多听老母亲的话啊,立马就跟姜二拿着渔网和水桶去了村口。 蛋娃儿撒丫子就想跟上,让亲妈给拎了回来。 “臭小子,你干啥去?赶紧背着书包上学去!” 正好,黑娃儿跟大丫挎着背包过来了,仨娃儿颠颠儿一块往学校去了。 姜二哥俩运气不错,早上在河里下了套,晌午去看,就拉上了一渔网鱼啊虾的,有两三条鲫鱼,还有一条菜鱼跟好几条大黄鳝和一小盆泥鳅呢。 “今个儿运道好。” 兄弟俩看着盆里的鲫鱼和黄鳝乐滋滋的。 姜四不知道想到了啥,一张从来不会害羞的脸居然红了下,不过也就只红了那一下。 姜二光顾着在边上乐呵了,压根儿没瞅见自家弟弟这模样。 兄弟俩提着水桶回家,沈荷见了也很欣喜,鲫鱼下奶,赵家的大闺女喝了汤,或许就有奶了。 吃了晌午饭,姜二兄弟俩要去镇上,姜四破天荒换上了最齐整干净的一套衣裳,还洗了脸洗了手,梳了头,这打扮就更加精神帅气了。 姜大看了看,笑着没说话。 小四这小子还真是.........春心萌动了。 姜二咳嗽了一声,知道弟弟要去县城,为了让给老赵家一个好印象,他可是花了大钱,给买了一包点心回来,让弟弟一块儿带到县城去。 此刻的沈荷很有老母亲的欣慰,对着好大儿谆谆叮嘱一番,姜二套了老驴车,兄弟俩拎上带着家里给准备的鲫鱼和红枣点心,赶着驴车得得得儿上了路。 二大娘老两口一听,姜四这是要去相新媳妇儿,老两口那个高兴啊,差点儿跳起来,立马把家里的毛驴车赶了出来。 这年头乡下去相亲,家里当爹妈的都是要跟着的。 城里可跟乡下不一样,城里相亲,都是两个年轻人跟媒人说好,找个时间约在公园里,要么手上拿本书,要么捏朵花的,平常日子,谁家出来手里拿书捏花,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出来相亲的。 二大娘眯着眼儿看着驴车走远了,回头往老姜家院子里一瞅,就“呀”了一声,“荷啊,你咋没跟着去呢。” 沈荷在院子里挑黄豆,闻言就笑,“孩子们相亲,我一个老婆子跟着干啥去啊,只要两个孩子看好了,能和和美美过日子就行。” 至于姜二干啥去啊,他纯属就是个赶车的车夫,今个儿村里没有去县上的车,要是光靠着姜四一个人走路去,来回百来里的山路,脚丫子走没了,一天也走不到县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