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页 (第1/2页)
赵满是个懂事的闺女,知道爹病了,家里条件不好,自个儿打包好生活用品,背着两床又薄又硬的铺盖、一个掉漆了的搪瓷盆、饭盒,还有一大摞书,回了家。 等到赵老太两口子知道了,闺女已经退学了,这可咋办啊? 当爹妈的没本事啊,耽误了闺女啊。 赵老太两口子都哭了,赵满还笑着安慰父母呢,说她问过老师了,今年不读高中没关系,等明年家里条件好了,还是能回学校继续考高中。 结果还没等到明年呢,城里又要组织知青下乡,一听说是响应□□的号召,去支援广大农民群众,赵满第一个报了名下乡。 沈荷听见这话,眼睛越发明亮,笑到,“这可真是个好姑娘啊。” 赵老太脸上难言自豪,“可不是,我家的两个孩子啊,那是没得说,都懂事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说着,老太太又把目光望向边上当工具人的姜二和姜四。 “老jiejie,这是你家的两个儿子啊?” 沈荷笑微微,“这是我家老二和老四。” 姜二和姜四也很上道,立马对着赵老太道,“赵婶子好。” “好,好,老jiejie你家可真是人丁兴旺。” 赵老太也是个精明的,不着痕迹打量了下大黑脸的姜二,又瞅了瞅明显俊朗许多,个高大长腿的姜四,“老jiejie,你这两个儿子都结婚了?” 沈荷笑,“哪能啊,老二结婚了有闺女也有儿的,就是这个小的,二十多岁了还没结婚呢。” 赵老太就很诧异,“这么俊俏的小伙子咋还没结婚呢?” 当妈的大抵都是喜欢别人夸自家娃儿的,更何况她家小四就是俊气的帅小伙啊。 老太太虽然不咋出门,可是外头的事儿她知道的可不少呢,尤其是许春秀这个大嘴巴,啥事儿都爱喜欢跟婆婆唠叨唠叨。 比如村里哪家的大姑娘和知青对小四说话啦,小四跟个冰疙瘩一样都不说话。 沈荷也露出老母亲的高兴来,“我家这个小的啊,就是缘分没到,人可实诚孝顺呢。“ 姜二:“...........” 小四孝顺那是不假,可是实诚这个词儿用在这小子身上,好像不咋合适吧? 管他合适不合适呢,反正赵老太莫名的很开心,抿着嘴笑的可欢,“这孩子看着就好,是个好孩子,你看看长的多齐整多俊啊,一看就是个孝顺孩子,我家小满也孝顺哩,家里的活儿是拿得起放得下,我跟她爸啊,就生了两个闺女,就是多疼了些。” 这话沈荷也就不赞同了,一本正经道,“这是啥话啊,闺女就得多疼些,又不是那皮小子,磕磕绊绊就长大了,闺女娇嫩,多疼些是应该的,闺女这辈子受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