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页 (第2/2页)
纳流民的后面。 夜校也可以安排起来,已经上了年纪学习想要学习知识的人, 也要给他们一个机会。 一切都要等顺利度过这段旱灾再说。 现在所有的人力,劳动力, 都要用在旱灾的预备措施上, 就算安宁不是灾区,难免也会少下雨, 有预备方案总是没错的。 而这些涌入来的流民, 总得有个去处, 挖煤, 挖矿,开垦荒地,修路, 进厂, 打扫大街。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总得给他们找一个干活的营生。 再将宛城城郊处搭一些简易的木屋,有个地方遮风, 睡觉就行。 苏识晓做了许多的防范干旱的措施, 用石头和水泥筑成的水渠, 呼吁百姓们节约用水,在能有水源的地方都打了井,安宁和宛城的百姓早就收到了小吏们的提醒,都存了些粮食,还种植了府衙分发下来的名为土豆的农作物,而且每个村还有小吏在旁边包教包会。 面对百姓们的感谢,这些儿童救济所的学生只会留下一句“为人民服务。”扬长而去,深藏功与名。 人民军经过上次的扩招,在叶问旋的领导下根本不用苏识晓cao心,而且她还有那么多的铁骑,即使是骠骑将军叶朗的兵,待遇,训练,思想教育,各方面都绝对比不上人民军。再加上叶问旋加上谢随,打仗根本不会输。 不知道被她截胡了大将军的萧沉夜,这次又有几番的把握能打进安宁来呢。 真是想起他那副轻蔑的样子就不爽。 - 赵双双的爹在告示区听说了西楚可能会有大旱的消息,虽祸不及安宁,但是以防万一,让大家帮忙修水渠,打水井,种果树和树木。 就连工人,都放了假,回自己的村去帮忙。 赵双双此刻正在帮忙在马路的两旁种上果树,听说本来是只在宛城种植的,后来齐太守收购的树苗过多,加上安宁这边的树木确实不太多。 赵双双拿着铁锹,把种植果树的土地深翻大概40厘米,然后整平整顺。根据果树苗的根系大小挖坑,根据果树的品种估计以后每一颗果树行距,避免他们长大以后互相缠绕,挖好坑以后,放上一些从华安区运过来的肥料,都是些鸡鸭牛的排泄物,和土壤搅拌,听说来教他们栽种的小吏说,这样均匀提高土壤肥力,能促进根系生长。 赵双双对农事是知道怎么种地,但是对原理这方面她一窍不通,听着这位小吏讲解的话,她忍不住认真听了起来。 要是能学习更多的东西就好,至少要像初瑶管事那样,什么都懂。 但是这个时代,读书那是有钱人才读的起的,她能因为优秀员工而在肥皂厂认识了一些字和算数,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再大的她也不敢奢求。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