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页 (第1/2页)
“陛下!”一个官员出列,正是工部侍郎廉数,他道,“严大人从小就是神童,十二岁在上京已是才气斐然。十五岁入朝为官半年,老严大人发丧,回乡丁忧三年。” 廉数娓娓道来:“十八岁起复,提出了很多政治见解和良田改革方案,惠及广大百姓。二十岁被迫害,后在朝为官七年,他兢兢业业,监察百官、舍身谏言、忘家忠君,深得百姓爱戴。” 宋翰墨听得他的话咬了咬牙,垂在身侧的拳攥紧,廉数居然是皇上的人么? “陛下,”廉数顿了顿,又道,“臣以为,严大人乃是我宇平栋梁之才,应夺情……” “陛下!”廉数话还没说完就有官员出列要打断他。 廉数提高了声调:“夺情三年守孝,改为一月足矣!” 话刚落,方才出列的官员就跪了下来,正是礼部尚书唐大人,是个固守礼法的老顽固。 他满脸皱纹,花白的胡子颤抖着,呼喊道:“陛下!不可啊!不可如此!怎可如此!” 他半直着身子,手微微颤抖,指着廉数,骂道:“尔等小人!怎可让陛下如此行事!这是对孝道的大不敬!严大人位不及尚书宰相,朝中亦有可替代从事之人,何来夺情一说?!” “陛下,古人有云,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注①)。臣以为唐大人所言甚为有理!”出列的是吏部郎中周冰。 皇上面前的十二珠衮冕晃动,开口道:“朕觉得廉爱卿所言也甚为有礼。” “陛下!自古纲常岂可违?三思啊!”唐大人喊道。 “请陛下三思。”这下跪了一地的官员。 黑玉石珠子碰撞的声音在殿中显得格外清脆,望着台阶下跪了一地的官员,皇上开口了:“朕不过就是想严大人待在上京罢了。” 唐大人:“陛下,人言可畏,百善孝为先。” “朕在乎那些人言?” “陛下,”又一位官员出列,是另一位言官朱红,他道:“陛下当初以铁血手腕登基,民间一直对此颇有言辞、非议。现若夺情严大人,只怕民心不稳。” “朕心意已定。” 严果:“请陛下收回成命!” 唐大人又大声呼喊:“陛下!不可啊!” 今日上朝以皇上拂袖而去结束,有好几个官员言辞激烈,惹恼了皇上,被拉到宫门口,庭杖三十。 都是硬骨头,边被打,还边喊着:“陛下不可如此!” 而严果,她下朝后跪在宫门外,请皇上收回成命。宋翰墨远远看着朱红宫门下那个小小的白色背影,她的背是笔直的。 明明上朝的时候眼眶微红,眼底还有些青灰,看着憔悴不已。现在为了出上京,变得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