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康熙互换后[清穿]_第34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1页 (第1/2页)

    于是,容珊又沦到被后妃们热情包围的日子中。

    *

    工匠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怎么高,一般都是给达官贵人服务。

    贫民老百姓一般没多少多余的银两去订购桌子、椅子、大床,多数都是自己拿木头造。

    只是,皇上下令,建立学院、招收工匠、绣娘当老师(先生),给予民众教学技术。

    重要的是:月银不低。

    当先生,那都是读书人,还是中了秀才以上的读书人才配做的职位。

    而且,还是朝廷亲自派人(每个州城、县城)来请(询问)他们愿意否,当然是第一时间点头答应啊!

    而建立学院,又请了不少工人,花费的又是一笔又一笔的巨款。

    户部尚书一开始在看到纯亲王隆禧带回来的硕大利润时,每天都笑得见牙不见眼。

    嘿嘿嘿,这笔款项,能够支撑大清好多年,如果要打仗……巴拉巴拉的在内心里打着算盘。

    殊不知,皇上的这一道命令,让户部尚书当天就如同被雷劈了一样!

    皇上,国库没那么多银两啊啊啊!!!!

    容珊表示:海寇一堆堆,水师该出发了!

    从西洋来的货物,大多数都送往了江南地带。

    江南豪族众多,他们不缺钱!

    *

    临近秋末。

    种下去的粮食收割了回来。

    只是,亩产量让种植的农民长工都惊呆了,这,这上边大老爷让他们种的这个是什么啊?

    这地豆……竟然,竟然……亩产上千斤?

    还有,还有这甚是金灿灿耀眼、听说叫做玉米的粮食,也,也有五百斤的亩产?【来自百度资料】

    一时间,都忍不住偷偷往自己口袋里装一两个,带回去,他们也要种植亩产量这么厉害的粮食。

    今年……不,来年,肯定家里就不愁吃穿了!

    棉花也已种植四五个月,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庄园的管事还特地请了周边的其他农民当短工 ,采摘棉花。

    当然,收割完毕后,通通采摘后,都上报了上去。

    将消息上报到容珊的龙案前时,容珊正在看着税报。

    发现有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在容珊看来,真的好多问题需要处理。

    比如有个问题:这时代,竟然还有人头税之说?身为农业大国,不管你有地还是没地,只要活着,就该交税。

    所以,不少民众为了避税,都依附了豪强地主们,要么成了雇佣。

    曾经记得自己了解过,雍正貌似有个很了不起的政策,叫什么……土地均田制?

    一时间想不起来的容珊又觉得应该不是这个,均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