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康熙互换后[清穿]_第32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6页 (第1/2页)

    不过,梁九功不认为英明神武的皇上是忘记了,最多是不想带僖嫔前往。

    谁知,容珊的确没有想起赫舍里氏来。

    随便加了几个名字上去,都是跟着一起去的格格阿哥的额娘。

    至于卫贵人,容珊突然想起,就添加了上去。

    那个会娇羞看她的小姑娘,被太皇太后推了过来,现在用来刺激康熙也不错。

    这时候,容珊很快将这个名单的事情给忘记了,现在更重要的是国家大事。

    容珊想起来,科举是三年一度,这样招出来的人才更为精英,也因为培养一个学子要耗费一个家庭甚至举全族之力才供得起一个。

    容珊一开始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在考虑新政的时候,才突然想起这个问题。

    除了束脩贵之外,笔墨纸张也是不少的一笔费用,一般太穷的人家根本没资格触碰。

    这可不行。

    她大清泱泱四万万同胞,现在开始接触西方工业革命技术,定能稳超他们。

    现在,就从扫盲开始!

    容珊立即召来了朝中重臣,表示她要在全国开扫盲班,开启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

    这个提议刚开口,就被臣子们严厉的拒绝了,并表示不够银子、不够人才,开启不了。

    重点是,难度大,民众并不认为学字有什么用处,仅会浪费力气。

    听着听着,容珊又觉得自己步伐迈得太大了,得循序渐进。

    于是,容珊决定建文学图书馆,允学子们免费进去阅读、抄阅等……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容珊降低了一个档次,询问爱卿们。

    几个爱卿互相对视了一眼,户部尚书不在此处,不然非要抱着容珊的大腿哭了。

    国库没银两了!皇上!您不能再这么造了!

    然而,在场的几位大臣都是爱国爱民的好官,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儿,怎么可能会拒绝呢?

    不过,实施起来,有些麻烦,连忙开口,“皇上,建立文学图书馆确实有利于大清学子读书学习,但是……”

    巴拉巴拉一大堆,说出了一大堆需要解决的难题,容珊对此表示朕知道了,爱卿们回去好好想想,怎么解决这个事情。

    建立的地方、图书、管理方式、人员等一系列的问题,你们回去做好方案。

    就像之前开放通商口岸时一样,做好方案,然后让朕选一个其中最好的。

    大臣们:……

    能怎么办?

    毕竟是好事儿,只能够鞠躬鞠敬的应声,“是,皇上。”

    *

    出发去木兰围场的前一个晚上。

    延禧宫偏殿。

    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