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2页 (第1/2页)
容珊勉强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跟他们解释了一下关于瘟疫的产生跟预防,太医们满头雾水,最后, 在皇上那张严肃板着的脸盯着他们时,最后只能够讪讪的点头。 “事不宜迟, 希望诸位太医努力些, 争取早些研制出来, 大清的百姓们, 都靠你们了。”容珊义正言辞的看着诸位太医, 重担压下来, 又让太医们觉得背负着偌大的使命! “是, 皇上!臣等,必定不会让皇上与百姓们失望的!”院首十分正义的慷锵有力回答容珊的话,那样子, 视死如归般。 容珊听到院首这话之后,都满意的点了点头,嗯,很好,很有社畜精神,努力干,朕看好你们。 说了几番激昂人心的话,惹得太医们更加决心奋力将皇上要的东西给研制出来,在皇上刚才的那话中,就好像……大清没有了他们就不行了。 除了让太医们研制可以预防瘟疫的药水外,容珊还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赈灾形式:以工代赈。 当然,容珊在提起这个建议时,是因为户部尚书哭穷,国库没什么银两了。 户部尚书哭穷,其他臣子又在那里据以力争,认为那是大清的百姓,不可能不管他们。 容珊表示,你们说得都对。 如果国家不帮助他们,贫苦的老百姓受难,难以度过难关,那都是大清的子民啊! 汉臣们在听到皇上这么说的时候,都感动得快要哭出来了。 皇上如此的关怀他们,那是他们的荣幸! 不过,容珊又看到户部尚书那张垮下来的脸,赶紧安抚,“不过胡爱卿(户部尚书)说得也有理,如果就这么随便施舍帮助,恐会养大一些百姓的懒惰之心。 尚且过于闲懒,到处游荡,又会让治安变得困难,不若又能够帮助他们,又能够让他们生活过得下去?” 一听到这个的户部尚书胡爱卿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么好的省钱方法,还能够配合其他使用,比如给宗亲、大臣、富商街道清理,再加收他们的税钱…… 户部尚书胡爱卿心里打着银算盘,“皇上说得对,以工代赈,不为是一件好办法……” 其他臣子觉得这样不妥,认为这样子做,不利于宣扬国君仁慈爱民…… 你争论来我辩驳,容珊坐在上方的位置看着他们的对话,心里点头,这些臣子的口才不错,如果去辩论会,绝对能够获得胜利。 “好了,朕觉得胡爱卿说的十分有理,福全,你与胡爱卿一同处理此事。”容珊直接定论。 此事决定之后,毕竟康熙给自己的这张小纸条中没有提及这个方案,容珊还特别心累的去跟康熙说了一声。 康熙在听到容珊说,听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