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0页 (第1/2页)
粗看上去, 便似种了满田野翠绿叶子, 结出一地黑油油的瓜。 时值辰正,秋日未明,天边有阴云遮了日影。风比日头烈,吹得哀哭之音四处飘荡:“求青天大老爷做主, 开释上庠风月主编。天下妇人感怀德义,甘愿佛前供灯,为大老爷祈福长生。” 这群跪着的妇人之外,又有十来个站着的女子, 手里各拿着一叠黄纸,上面写着十来个大字,“女子都是苦命人, 同心同力挣活命。”又有几行小字, 里面写有上庠风月字样。 见到人群中有女子,她们便上前分发, 口中念叨:“生来既命苦, 为来生修福。jiejiemeimei,大娘大婶,都来帮个手, 多个声音。” 街面被堵了个水泄不通, 走车行轿的不得不从旁边的小巷子绕路出去。 街对面就是京城最高的清风楼, 上下三层的窗边都挤满人, 探头倾身地往下张望。 有此时出街寻早食的,被堵在路口, 奇了怪也,朝旁人打听:“这是怎么回事?这许多大娘子小娘子聚在这里,是京兆府要祭王母娘娘,还是拜送子观音?” 周围站着的都是男人,听他这一说,顿时会意哄笑:“你他娘的瞎扯,不怕挨官老爷的杀威棒?” 那人笑嘻嘻:“妇人们凑一处,不就是做这些事?或是求夫君子女平安,或是求子求因缘。难道还能干出与众不同的事来?” 一个山羊胡子的长衫老头摸着胡须:“你可别小瞧今日这些妇人,端底不凡,竟是学了那汉时的太学生,来这里跟青天大老爷请命的。” 众人听出这话里的嘲笑不屑,越发哄堂大笑:“扯你娘的臊,天下妇人都一个鸟样,头发长见识短,眼皮浅心窝子窄。就这样蹲家里都嫌累赘,也就做些缝补洗刷类家活的夯货,也想跟人家读书人比?” “我看啊,还是家里男人待得太好了,没把住门,让她们脱滑来这里闹事。各家拎回去锤一顿,什么毛病都好了。” 男人们彼此应和,各种怪笑声音此起彼落,居然慢慢压倒恸哭声音。 前排一个女子站了起来,往回望了几眼,转身噔噔噔上前,走到登闻鼓前,拿起旁边放置的木槌,甩开手臂,左右开弓,一时鼓声如雷,隆隆隆响起来。 这鼓声响动太大,再没人敢装死。京兆府里传来响动,十来个衙役从里面出来,吆喝:“何人击鼓?” 那女子大声答道:“民女是城东溪东街巷女户陈氏,有冤情要上诉府尹老爷。” 衙役们上下打量她一番,笑道:“好个不识规矩的妇人。不知道律法规定,凡有击鼓鸣冤者,需受三十大棍,挨过之后再诉冤情?大尹尚未升堂,你先受缚,在堂下候着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