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63节 (第2/2页)
康熙又气又急,都想跑顺治牌位前大吼大叫。 康熙算是明白了。顺治哪是养孙子?顺治是遗憾没教过他,隔着孙子教儿子呢! 若是康熙几岁十几岁的时候,肯定很感动。现在康熙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帝王了,他并不想被自己汗阿玛耳提面命,“你一定要成为千古一帝呀”。 呀你个大头鬼! “常泰有些本事。”气过之后,康熙怀抱儿子,一边捏儿子的脸,一边沉思。 他居然差点被常泰说服了。 康熙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年轻帝王谁没有一个千古一帝的梦想? 只是大清国境内还未平定,贸然出击,不是理智之举。 康熙回到宫中之后,拿出传教士进贡的地球仪看了许久。 他让人把地球仪收起来时,地球仪上的台湾岛被朱笔画了一个圈。 …… 没过多久,宫里又添了新孩子。庶妃郭络罗氏和贵人那拉氏都生了一个健康的女孩。 因宫中已经有了四个健康的皇子,康熙和太皇太后对皇子的需求不是很迫切。女儿又能联姻蒙古,他们并不遗憾,赏赐也给的很大方。郭络罗氏也从庶妃升成了常在。 郭常在和那拉贵人虽然遗憾没能生出皇子,但公主若能养大,也是一个依靠。她们收起过多的心思,专心养孩子。 宫中至此有了五位公主——荣嫔所生的皇三女、布常在所生的皇五女、宣嫔所生的皇六女、郭常在所生的皇七女、那拉贵人所生的皇八女。 康熙重新给公主确定齿序。皇三女称大公主,封和硕荣宪公主;皇五女称二公主,封和硕端静公主;皇六女称三公主,封固伦慧靖公主。 郭常在和那拉贵人所生的女儿尚未长成,暂不列入齿序。 大清公主大多会在出嫁时受封,只有极少数的公主因为得宠提前获得封号。 康熙答应太皇太后给宣嫔所出的皇六女固伦公主封号,便顺带把前面两个女儿也封了。 郭常在和那拉贵人心里酸苦极了。 宣嫔的女儿也是今年出生。说她们俩的女儿未长成,宣嫔的女儿不也一样吗? 那拉贵人抱着女儿的手微微颤抖。 她曾经有一个没养活的皇子。原本她曾幻想,若皇子养活了,或许她在宫中的待遇会变得更好。 可宜嫔和德嫔的出现打碎了她的美梦。 宣嫔代表蒙古联姻,这个她比不了。德嫔刚怀孕便封嫔,宜嫔更是刚进宫不久就受封为一宫之主。 而宜嫔的jiejie即使生了一个女儿,也不过是常在而已。 帝王的宠爱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那拉贵人擦干眼泪之后,哄着被惊醒的女儿睡觉。 她亲了亲女儿的额头。 罢了罢了,她难道还奢求什么帝王虚无缥缈的宠爱吗? 以前宫中人少的时候她都没求到,现在宫中年年新人人比花娇,她还求什么。 女儿快快长大,嫁个好人家,额娘在宫中也算有了念想。 比起那些无子无宠无份位的嫔妃,她作为一个有女儿的贵人,日子还是好过许多。 宫中女人的痛苦煎熬不提。康熙有了这么多女儿,开始思考胤礽和胤禔的“荒谬之语”。 为人父母,只要是正常人,总会期望孩子能过得好。 公主若能在蒙古掌权,也的确比单纯嫁个联姻工具被磋磨死对大清更有利。 经历了唐朝公主揽权的事件,后世汉家王朝对公主和对后宫嫔妃一样,都防得紧。 但常泰一语点醒康熙。咱们又不是汉家王朝,为什么要遵循他们的规矩? 大清的公主都在蒙古,要揽权那也是揽蒙古的权力。 这不是好事吗? 正好毓庆宫已经修缮了一半。宝贝儿子不想住,就改成皇子和公主读书处吧。 大清的公主既然要参与蒙古的政治,那就不该有多少男女大防,读书让男子教导也没关系。骑射课再让女子教导。 宣嫔快蹦起来了:“皇上!皇上!妾可以教导公主们!” 康熙按着活泼的宣嫔的肩膀:“好好好,朕会考虑,会考虑,别蹦,你身体还没好。” 宣嫔道:“妾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非不准妾出门。皇上,行行好,能不能帮妾劝劝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康熙想起生了孩子后现在还在养身体的德嫔,又看着这个试图出门跑两圈展示自己强壮的宣嫔,他嘴角微抽地败退。 一时新鲜后,康熙还是更喜欢柔弱的女子。 等他对柔弱女子腻了之后,再去找宣嫔吧。渣男康熙顺了顺被宣嫔吓到的胸口,去依次看了自己的小老婆们。 佟贵妃还病着,他就不去看了。 康熙最后一站去了德嫔那。碰巧,胤礽和放学的胤禔正在逗弄学说话的胤禛。 德嫔给胤禛缝了小狗玩偶之后,胤禛果然爱不释手。 胤禔拿走了胤禛的小狗玩偶,胤禛不叫哥哥就不还给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