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页 (第2/2页)
的百日宴上,还同先太子妃娘娘说过几句话呢,她是个极为清丽典雅的女子,说话也是温声软语,没有半分架子。” 林氏感慨着,念及当初情形,眼里也不禁浮现温笑。 谭清音微有怔神。 一时之间,隔着漫长的岁月长河,她仿若隐隐能看见二十多年前——风姿卓然的男子,风华正茂的温婉女子,咿呀学语的稚儿。 从未谋面的一家三口,也是如今她的亲人。 谭清音心中被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填满,久久不能平息。 身前许久未有声响,谭清音抬眸望了望神情怔然的娘亲,她伸手扯了扯娘亲的衣袖,低低地问:“后来呢?” “后来啊……”林氏眼里光亮渐渐黯淡,语气倏地变得很沉重。 后来—— 延观十六年,先帝染疾病重,北境领国趁乱侵犯领土,整个大晋内忧外患,百姓人心惶惶。 先太子殿下领了虎符,请愿出征北上抵御外敌,这场战事凶险至极,足足打了一年多,边关境地血流成河,民不聊生。 延观十七年,战事告捷,先太子殿下率领所剩无几的军队班师回朝。却不曾想,归京途中遭遇北境余孽埋伏,全军覆没。 也幸而四皇子奋勇前去相接,将殿下尸身完好无损带回。 那时宫闱有传言,先太子薨后,先帝曾拟遗诏,想将皇位传于皇长孙。 只是终究是传言罢了。 这一年,先帝恶疾转剧,加之先太子薨世,白发人送黑发人,不过几月便龙御归天。 同年,四皇子登基为帝,登基伊始便清肃朝堂党政勾结,先太子妃母家亦在其中。 晋帝念其为皇长嫂,并未株连同罪。后来先太子妃携着皇长孙请辞东宫,远去骊山别宫,不再入世。 那年天气诡变异常,逢上百年一遇暴雪,滚石倾泻,山体崩塌。未至别宫,那对孤儿寡母便掩在了骊山下,长辞于此。 “……听说至今皇陵里还只有先太子妃娘娘和皇长孙的衣冠冢。” 林氏说到最后,音腔里也不免带了颤意。 曾经有多美满,后来就有多破碎。 其实谁又知晓是否真是山崩,难保不是帝怒?只是皇家,终究不是他们寻常百姓能随意揣度猜忌的。 谭清音听着,胸口发堵,难以自拔的哀凄阵阵袭上心腔,如潮水般倾闸而出,堵得她喉咙渐渐涌上血腥气。 檀柘寺后山长林旷野中孤零零的坟墓…… 他说如今还不能带她去见父亲…… 谭清音件件想起,纤细的玉指抵着心口喘息着,大颗泪珠滚落,浸得林氏胸前衣襟湿了一片。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