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页 (第1/2页)
“文矩啊,我知道山河观的道长们都很有威信,但你如今是破案,破案是要拿出证据的,并非时推测便足够。”刑部尚书听到文矩的禀告,觉得有些啼笑皆非。 不过文矩一向都是他手底下最能干的官员,刑部尚书并没有严厉斥责,但言语间还是多有不信任,“并非是我不帮你,只是你如何能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推测说给陛下听。” 听出刑部尚书的推辞之意,文矩没有继续浪费时间,他当机立断决定入宫。 “你要带着我一起入宫?”关雎听到文矩的提议,难免沉默了片刻,她对这个皇宫并无什么好印象。 “关姑娘入宫能够更好解释此番时间。”文矩话不多,但直中要害,“且关姑娘想来也一定清楚一些有关漕运的事情。” 关雎最终还是答应下来,她确实知晓有关漕运的事情,甚至说比黄奉瑜知道的还清楚。 她专门查过黄天朗的人物报。 黄天朗虽然将证据交给黄奉瑜,让其带入京都,但这些并非是最重要的事情。 真正要命的事情,现如今只有黄天朗一个人知道,根本没有将任何证据交给黄奉瑜。 “爱卿此时前来是有什么事情想要禀报?”承恩帝坐在上手,从一堆奏折中抬头。 “安阳侯之女怎么入宫来了?”承恩帝的视线在关雎身上一落而过,对着文矩询问,“你带来的?” 承恩帝的态度放松,但关雎的心却高高提起。 她并不认为每日有诸多奏折需要批奏的承恩帝,能够仅凭一面之缘,便能准确记住她。 除非是自己身上有什么值得承恩帝关注的地方。 第44章 文矩站在关雎身前,听到承恩帝的问话,眼神稍稍落在关雎身上,又很快移开。 “臣今日来是有事秉奏。”文矩跪下行礼,将城南小酒馆的案件同承恩帝仔细交代。 “这么说你也觉得横死在家中的一家八口同漕运有关?“承恩帝从桌案后逐渐走了下来,一步步接近关雎的方向,但问话却是对着文矩的。 “臣愿意相信关雎姑娘。”文矩顶住压力,说了这么一句。 “关姑娘可曾想过若是你算错了,会有什么后果。” “朕听闻说关姑娘曾拜紫云道长为师,连道长都不敢如此肯定的用卜卦来参与朝中大事,你怎么敢?”承恩帝的语气陡然严肃起来。 “臣女愿意为自己所说出的话负责。”关雎重新跪下,语气不卑不亢。 殿中突然间沉默下来,承恩帝摆弄着手上的珠串,沉沉看了关雎一眼,“那朕便相信你一次。” 漕运一事到底是承恩帝的心头大患,他此时也有些不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