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朝露 第71节 (第1/2页)
得如此笑靥,李慕侧身躺在榻上,心中抑郁扫去大半。 他的母亲要他死,这原也不是头一回了。 早在那年他离开长安,她漏夜相送时,便有了这个念头。 她甚至站在他面前,一张芙蓉面带清雨,“人世苦短,你既已万念俱灰,阿娘便送你一程。来世,我们再续母子缘。” “喝了他,这世间无你,那么即便事发,阿昙和裴氏亦不会再受牵连。” 她递了他一杯酒。 他接了那酒,片刻却合眼掷了酒盏。 这苍茫人世,再荒唐,再荒谬,却还有阿昙在。 他还想再看她一眼。 伊人就在眼前。 同他说,他无错,教他去爱人。 李慕突然笑了笑,心口亮堂了许多。何必如此执念,这一场病,伤的还是自己。 他往后挪过些,让出一片位置,示意人上榻。 裴朝露没动。 “我现在走,多半会染上风寒。” “已经耽误了数日,再耽误下去长安城中的事就又要拖了。” “上来,我们一道歇一歇,养足精神,以备来日。” “快些,不早了,明日中秋,宫中盛宴,说不定会有情况……” 裴朝露咬了咬唇口也未出声,只息了周遭烛火,合衣上榻。 一片静默中,她的声音响起,“你回来近两月,可有单独见过穆婕妤?” “没有!”李慕顿了顿道,伸手给她将在外侧被褥掖好,“便是父皇同贵妃皆不曾见过。” “待回去,去看看穆婕妤吧,她……当有事瞒着我们。”借着唯剩的一盏壁灯,裴朝露眸光落在他搁在自己胸膛不曾收回的臂膀上。 “我知道,会去的!”李慕被她看的发慌,讪讪收回手。 山中寺庙重归宁静。 然如此秋日深夜中,宣政殿门口,穆婕妤却已经跪了三昼夜。 自八月十一洛阳传来讯息,言齐王殿下行将就木,要宫中备好棺木起,穆婕妤便一直跪在此间。 她想求一求陛下,让她去看一眼一手带大的孩子。 已经生离七年,如今不过是死别一面,天子却也始终不肯松口。 第59章 帝王 李家的子孙,只能护李氏门楣 宣政殿乃皇帝同百官日常办事的行政中心, 平日没有朝会,左右是天子和奉值的近臣出入此间。而到了逢五逢十的朝会,则三省六部的官员都会来此汇报总结, 处理政务。 近臣皆是心腹,要没嘴没嘴,要没眼睛没眼睛,且统共便那么几个, 皇帝自好控制。然三省六部的官员,少说有四五十, 加上按惯例八月十五这日返回京畿述职的官员亦不再少数。 如此中秋这日, 晌午时分, 是每年官员出入宣政殿最多的时候。 “娘娘,不若我们先回吧,我们回自己殿中跪着请旨也是一样的。”毓庆殿掌事的宫女白鸾前来替换守在一侧已经失力的侍女, 捧着一盏参汤喂给穆婕妤。 “给青莺吧。”穆婕妤拂开她,拢在广袖中的手间滑出一枚金针,刺入xue道,给自己提了提神。 “早朝时辰快到了。”她抬眸扫过殿门前的滴漏,又仰首望向东方天际,似是在等待久违的晨光。 “是啊, 娘娘,一会天光大亮,散朝后朝臣入此殿。这日是中秋,官员甚多,您跪在这,如此挡百官道路,拂陛下圣面, 陛下定会重责。” “不会。”穆婕妤合着双眸,轻声道。 按理一届宫妃如此作为,贵为天子的李济安杀了她也不为过。 然而眼下,他定然是不会的。 相比以杀伐流血立威,李济安更在意仁德的贤名。尤其是是山河亡破又收复后,他想要的更多是名声。 入宫三十年,穆婕妤不受宠,却也不曾受过冷落,位份不高,却先后养育过皇子皇孙。 姿容不过尔尔的一个女子,初时入宫,自是因为背靠镇国公主这颗大树,然公主亡,裴氏塌,竟还能在天子逃亡途中被点名带走,便不容小觑。 若说苏贵妃是陛下心头那一点诸人皆知的执念,这穆婕妤便是谁也看不透的谜面。 白鸾虽知晓自家主子行事一贯有数,只是见她已经跪了数日实在心疼,方自个慌了手脚。眼下见她又是一副从容模样,便也定下心来,只随在一侧。 “娘娘,齐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太子妃更是明理之人……”时辰一点点过去,白鸾见摇摇欲坠的人,又见来路依旧空空如也,忍不住劝慰。 毕竟回长安的两月,齐王伤重,太子妃亦不知何缘故冷着主子,实在让主子心伤。而那日主子前往承恩殿见太子妃的一幕,她尚且记得。 太子妃明显疏远了许多。 穆婕妤抬眼扫过她,骤冷的眸光止住她话语。 主仆二人将将重归静默,不远处终于现出一道灯火。随着灯笼渐近的光影,穆婕妤看清来人是御前大监江士林,遂而愈加躬身跪着,低垂的面上却多出一抹笑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