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页 (第1/2页)
郑宝郁对他的生财省财之道叹为观止:“我从未见过你这样的读书人。” 她所知道的读书人,要么手无缚鸡之力全靠家里供养,要么迂腐成性不知变通。那些人眼里生财省财太过琐碎,恐怕更多人自诩清高,还不屑一顾。 虞鸿舟遇见太多这类人,只以为她也瞧不起:“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整日挖空心思想挣钱。上回跟你说的白耶草,也是因为家里实在穷得不开锅,才会连那种不值钱的东西也想去倒腾。” “那你怎么会想读书呢?”不说这种成长环境很难让人静下心读书,郑宝郁觉得他更适合当商人而不是读书人。 虞鸿舟目视前方,却有些出神:“我的家乡本就穷苦,闹饥荒的时候人几乎都死没了。当我快饿死的时候,是赶来赈灾的官员把我抱起来喂下那口救命粥的。” “我也想像他那样,做能救人于水火之中的百姓官。” 郑宝郁默然:“我懂你的意思。” “你不懂。”虞鸿舟摇头:“北关黑沙乱了十几年,当年那些赈灾的官员被朝廷召回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了。当我从那个地方出来之时,世人都说那是被朝廷遗弃的地方。如果没有毅王收复失地,北关不知还要再乱多久。” “我想当官。”他的目光悠远,“等我中举之后,我想回去那里。尽我一份绵薄之力,也像当年那位官爷一样,救更多像我当时那般无依无助的小孩。” 郑宝郁静静听着他的话,侧目看他的侧庞。 日光落于虞鸿舟身上,便像给他镀了金光,耀眼夺目得那么璀璨。 第55章 近来贤妃借着cao持康王大婚, 向皇后讨要不少好处。 明眼人都看出来当日皇后是借五皇子封王作跳板,以此令太子得以在朝中也给四皇子争一头。贤妃心里不舒坦, 毕竟当日两人就金荷榭之事商议的时候,皇后可是处处迁就、满口都是顺着她的。 如今方知着了皇后的道,即便自个也得好处,贤妃仍觉皇后亏她。 偏偏皇后不计较,贤妃要什么就给什么,反倒像是真亏了她,倒叫贤妃给支棱起来, 要多造就有多造。 赵弈连躲数日,今日总算入宫去向皇后叩安, 陪她逛御苑的时候听皇后身边的简姑姑忍无可忍提一嘴, 不禁好笑:“贤妃娘娘这是觉得娶了穆家的女儿便都是一家人,从母后手里抠出去的转手落进她的口袋里也不过是给自家用,丝毫不嫌见外呢。” “她这是哪里吃的亏要从哪里抠回来。”康王大婚明媒正娶的是中书令文家的女儿,穆家的女儿嫁过去说好听点叫侧妃,放在一般人家也不过是平妻, 指不准比妾更不如。亏贤妃好意思以此为名目把手拼命往皇后兜里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