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8页 (第2/2页)
到京兆府来闹,要说法。 朱瑶彧出身朱家,小一点儿的家族不敢逼迫太过,大多数被她两三句就搪塞走了,但是耐不住受害者太多,在京城这个一块砖头砸下去能砸到两三个高官的地方,总会出几个不好对付的。 比如这次风波,连朱瑶彧的亲哥朱善都被人闹了,还好百姓不敢在京兆府尹门前泼粪。 “陛下说的哪里话,一切皆是臣职责所在。只是今日城中格外热闹,平康坊的乐人们在街上游行,还向外派发纸条,上书希望陛下废除乐籍的话。”朱瑶彧从袖口的袋子里掏出那一张纸条,呈上。 沈罗珏看着纸条上清秀不是风骨的字,赞了一句,“好字啊!” “陛下。”朱瑶彧没忍住,不赞同的唤了一声。“这些纸条在城中流传,极易动摇民心。” “动摇民心?动摇什么民心啊,难道那些乐人要凭借游行,来造反吗?”沈罗珏不在乎的回道,说的话让朱瑶彧心头一跳。 “自然不是!那些乐人手无缚鸡之力,安有造反之心?”朱瑶彧怕造反的名头真的扣在那些可怜人头上,连忙解释,“只是臣担心,事情闹大后,会有人浑水摸鱼,火上浇油。世上从不缺唯恐天下不乱之人。” “你说的倒是有些道理,正巧我叫了丞相们入宫议事,表姐同丞相们好生说说外面的情况吧,就按现在的说法。” 沈罗珏的言下之意是,让朱瑶彧好生保护那些平康坊的乐人,不要让有心人给他们扣上造反的罪名。 朱瑶彧何等聪明,沈罗珏这样说,她立马意识到,现在城中的局面恐怕有沈罗珏的手笔。 她本以为沈罗珏目前放弃了动土地,决心等一等,是性子沉稳了,没想到沈罗珏没动土地,就动起了籍贯的事。 比对两者的要命程度,朱瑶彧承认后者比前者要轻松些,可废除乐籍,这事儿牵扯也很大。 “陛下,若是乐籍没了,乐人要归于哪一籍?民籍还是商籍?若是前者,民间恐怕会有不少人去卖儿卖女换取钱财,若是后者,商人们恐怕不会乐意。” 在大庄,卖身的乐人比商人更为低贱,两者虽然都赚钱,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都比普通百姓要低。 这是为了防止普通百姓去做皮rou买卖以及乱跑做商人。 当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人们就会往收益更大的职业流动,比起成天种田还穷的食不果腹的百姓,只需躺一躺就能得到银钱的乐人太轻松了些。 未经教化的百姓,是没有礼义廉耻的,近些年大庄日子过得好了,以前那种骇人听闻的不伦之事少了许多,放在战争时,女子犹如货物,男子犹如牲畜,所有人都在为了活着卖命,那个时候哪儿有礼义廉耻?人吃人都屡见不鲜。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