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6页 (第1/2页)
“为什么短短一年,百姓们的眼神就能从灰败变得灵动,从麻木变得满是生机,那都是一个原因,因为他们在这里,看到了希望。” “希望?” “蒙朝仿照禹朝,亦同样在城中兴办工厂,布价下跌近一半,可是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吗?” 易安听到苏洵的话,一时羞愧的想要掩面。 但苏洵却似乎并没有要因此嘲笑蒙朝的意思,反而很是认真的说道:“公子应该知道,自成衣厂兴办初始,朕便有意遏制其发展规模,至今也仅有十余座城池中兴办,这是为什么?” 易安能成为易氏商号地话事人,智商不可能不高,很快便反应过来:“陛下担心谷贱伤农?” 他看出来苏洵是真心想要给他解惑,也便诚实发问:“但蒙朝同样控制着布价衣价。” “你认为我兴办工厂是为了什么?” 若是普通人,怕就要立马回答赚钱收税等答案,但易安多想了几步,想到了禹朝与西域诸国的通商:“陛下想要借此开商路,从西域诸国纳粮?交换两国之丰,补两国之不足?” 苏洵赞许地看了易安一眼,能在这个时代,看到这点已经十分不易。 “不单单如此,商业就像是水,一旦流动起来,便会滋养万物。”苏洵说道,“就拿衣料举例,成衣厂要想兴办起来,首先需要三个东西,原材料、机器和工人。” “所以一个成衣厂未办起来,便先给了三种人活路,种植粗麻的农民,做工的木匠和铁匠以及在成衣厂中打工的工人。” “而等成衣下来后,又会促进商会、扎染等行业的繁荣。”苏洵道,“这些人家中留有富裕后,自然会选择购买新衣,从而推动更多的成衣订单,他们也会赚更多的钱。” “就像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圆环。” “是的,就像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圆环。” “而蒙朝所建成衣厂,原材料是世家中所出,工人则是农闲是的佃农,而产出产品则直接由各世家手中的门面售卖,百姓自始至终未能从这些工厂中获利,所以即使定价再怎么便宜,也很难卖出。” 易安明白了,禹朝的工厂就像是一条小溪,从头到尾流动着,滋润着溪流两侧的田土,而田土也同样会哺育溪流,让其清明透彻。但蒙朝的做法,更像是将这条小溪给生生截断,乍看之下的确是他们获利更多,但没有了溪流,两侧的田地便会干涸,而没有了田地,被截断的溪流也很快便会成为一潭死水。 “原来如此。” 易安受教般地点点头:“那陛下又如何获利?借由税收?” “获利?”苏洵轻笑一声,“难道只有进入国库的银子才是属于朕的吗?你要知道,朕是天子,这禹朝的天下都是朕的,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