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开国女帝记事 第46节 (第2/2页)
” 说到底,就是区区偏远石涧小郡,比不上太尉的老爹老娘和女儿。 姚静也不想再说,让人将其带下去。 她需要好好想想了。 常太尉不能不顾及,真为了保住郡城,让常太公出了事,固然从明面上不能说什么,但是常太尉不可能轻易放过她! 她的身份本就难出头,有他在只怕更困难。 可是放弃石涧郡也没用……因为叛军不可能放掉常太公,丢了石涧郡保常太公,常太尉也不会感激她。 第66章 .拜见主公二更 姚静忧心忡忡,也不免请了诸君连夜过来议事。 此事她并未隐瞒,因为也没必要,大伙一听,就是向来直愣子的张豹也闭了嘴不知说什么。 张优叹了一口气,没想到局势竟然恶劣到这等地步。 推己及人,他坐在目前郡城主将的位子上,别说处理此事,只怕还纠不出常家做了间者的事。 因为张优能怀疑很多人,包括自己的族人,却不会去怀疑常家。 可真相就那么令人吃惊,不可能的人反而是真凶。 以常家为首,城内士族为辅联名替姚静请封的公文已经在三天前就被发出去。 为了避免州府和京都多议,延长时间,姚静示意的公文刻意,没写年龄和性别,只以姚静之名,并且上方功绩书写击杀贼首张刀,如果不细加查探,根本不会有人怀疑亲自击杀贼首的是十三四岁的女流。 如果一切顺利,在这个官制逐渐败坏的体系中,携带相当多得贿赂进京,一个月的诏书就下来了。 寂静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有人说话了。 说话的是文先仪,文先仪就贵县的主簿,按照陈足道的说法,他也是有出彩的文略。 陈足道守着成县,文先仪就被姚静带了过来处理身边事物。 在战阵上,文先仪的水平有限,但是不得不说,他是实干人才,姚静入了郡城,政务由他帮忙,总算让姚静在处理郡务上较为顺利。 文先仪从贵县被姚静带回成县后,虽在成县只呆了几天就匆忙让姚静带着出兵救援郡城。 短短时间,文先仪已经将姚静了解得足够多,从姚静拿下石涧郡城开始,他就一直处于震惊之中,等到姚静杀伐决断,让郡内士族推举她为太守,他更是愕然至极。 而随后,姚静委任他为记室,后来见他能力出众,一迁再迁,已经成了郡城主簿,而郡城中无敢异议。 郡城主簿是太守助手,典领文书,办理各类事务。更是太守的重要幕僚,能参与机要,并总理太守府事。 可以说,主簿什么政事都管,又是太守身边的近臣,可谓是权重。 文先仪也是出身寒门,否则也不会快到四十了还只是贵县的主簿。 一县主簿和一郡主簿差距是极大的。 一县主簿一辈子也就这样,可是若是一郡主簿,那就是郡城太守最信任的心腹,往往下面缺官,可以随时放下去的。 最低也会是一县县丞。 一县主簿只能算吏,一郡主簿也是吏,但是郡主簿大多数都能为官。 官与吏之间的差距其实是条鸿沟,无数吏一辈子都成不了最末的官。 文先仪若是不曾跟着姚静,只怕也是那一辈子中的一个。 文先仪最近想了很多,别看士族们对他客客气气,但是他清楚得很,那是因为自己是姚县尉从成县带来的信任人,否则别说主簿了,小小记室都做不得。 因为郡府官与吏几乎为士族族人所把持,他们也的确有着能力。 文先仪在推举姚静为太守的公文发出去后,就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他还是不知晓姚县尉的打算,更不知道姚县尉的未来,但是他看到了跟着姚县尉,他这个寒门子弟也能随着她水涨船高,甚至在一天可为官当政。 所以,文先仪是决心跟着姚县尉走。 文先仪比在座的人中更希望姚静坐稳石涧郡太守的位子,甚至期待着她的高升。 “大人,修曾苦读《庄子》,有一言深以为然。” 姚静示意他继续说。 文先仪离开了位子,到大堂中央跪坐的姚静作揖。 “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姚静一听,便已经有所感悟。 他是在说此时她在意常太公被俘虏一事,相对如今叛军在外,是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文先仪继续说道:“叛军以常太公为质,却只令常氏,可见叛军并不欲暴露太公落于他之手。” 文先仪立刻在警示姚静一番又提出一种可能。 姚静的眼睛一亮,身在局中,她反而没看到这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