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重生年代文女主对照组[七零]_穿成重生年代文女主对照组[七零] 第1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重生年代文女主对照组[七零] 第114节 (第2/2页)

对鱼塘里的鱼。因为增氧机的搅拌叶片,是在外面的。在开机后叶片被带动搅拌,要是有人或者鱼游过,就会伤及无辜。

    顾锦想试试把这个危害降低,还有提高增氧机的增氧功能。

    此时他们一边学习,一边讨论。

    农文德道:“你们说,把叶片包裹起来怎么样?”

    “包裹起来?”方彩文觉得不妥,她道:“要是包裹起来,还怎么促进对流交换和界面更新?”1

    “你要知道,增氧的原理就是这个。要是包裹起来,达不到这个效果,甚至降低怎么办?”

    “这.......也有可能。”农文德挠脑袋,“阿锦,你说怎么办?”

    “其实——”脑海里闪过某个念头,她道:“也不一定需要包裹起来。”

    “怎么说?”方彩文和农文德惊喜的看着顾锦,就连廖文斌也意外的盯着她看。

    顾锦道:“我们目前市面所生产的增氧机,是以大叶片为主,利用动力源驱动叶片,带动水面和空气的对流交换,以达到想要的增氧效果。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对流的交换,不一定需要大叶片的,小叶片也可以的。只要动力足,小叶片也能做到大叶片的效果。”

    “怎么做到?”农文德和方彩文问。

    廖文斌想到了什么,问道:“你想改动力源?”

    顾锦笑了,问:“你们觉得怎么样?”

    农文德激动的跳起来,“还能怎么样?直接干啊!”

    “就是,小锦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直接说。我们会跟上你的脚步的。”

    “那我们就从动力源这里开始........”顾锦拿出动力源图纸,开始规划接下来的工作。

    这四个人仿佛入迷了般,直到深夜,还在那里研究。

    宋昕今晚不舒服,半夜起来去厕所。当路过大厅时,看到他们还在激烈商讨,瞌睡虫都被他们吓没了。

    十一月的天气已经开始冷了,宋昕被吓得打了个哆嗦,连忙裹紧衣服,去完厕所跑回房间。

    宋昕躺回床上时,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凌晨一点了。

    这四个人,每天晚上都这么晚还不睡,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

    秋收很快就在村民们的忙碌中过去。

    秋收结束后,大湾村的村民发现,使用了新版打谷机打出来的水稻,比往年多了将近一成的收成。

    不仅损耗减少了,而且损耗出来的水稻也没有往年的碎。

    有些捡起来,竟然还能用。

    这个结果,直接乐坏了村民们。

    众人纷纷夸奖顾胜利的决策。

    “大队长,你太厉害了,我原本还担心给钱换打谷机,会吃亏。现在看来,还是大队长厉害了。”

    “去去去,胜利不厉害,能当大队长吗?”

    “大队长,我们是不是要庆祝一下啊。”

    “对对对,庆祝一下吧。”

    顾胜利站在人群的中间,笑开了花。

    他抬高手,制止说话的人,笑道:“庆祝,庆祝,要好好庆祝。等交完粮食,我们把村口河里的鱼清一下,顺便放些育苗到鱼塘,多余的,让大伙拿回家庆祝!”

    “好好好,上道啊,大队长!”

    “有鱼吃咯~~”

    不止村民们,就是小孩子也开心不已。

    秋收完,整个大湾村都仿佛过年般热闹。

    与大湾村的热闹不同的是,相连的两条村庄——大脚村和上河村,他们仿佛陷入了绝望。

    大脚村就不用说了。

    因为违法抓捕知青,不仅大队长没了,好几家村民都陷入了负债中。

    加上大脚村明面上穷,往年都是借大湾村或者上河村的打谷机用,才能度过收成季节。

    今年下半年大脚村得罪了大湾村,大湾村是不可能再借打谷机给他们的。别说借,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所以,秋收时,他们是找上河村借了打谷机。

    可上河村吧,他们虽说自己有打谷机,可已经很旧了。机械零件都几乎生锈,打出来的粮食质量可想而知。

    一台破烂的打谷机,两个村庄用,加倍的耗损。

    到最后,两个村庄最后能上交的粮食,比上个季度,还要差。

    这如何不让他们陷入绝望?

    “老何,你说你,有旧的打谷机,怎么不去换新的呢?”

    “要是你换了,现在你我,不就能像大湾村一样,多一成收成了?!”

    大脚村临时大队长李回抱怨道。

    上河村大队长何田,原本确实有想过要换新版打谷机,可他不是不想跟大湾村‘同流合污’,想让其他人帮忙一起重提知青交换计划嘛。

    要是他以旧换新,换了打谷机,其他人的村子穷,换不起,不就没戏了?

    再说了,他怎么知道新版的打谷机会这么好用,能直接提高出产量的?

    何田本来都怄气,现在还被一个临时大队长指责,顿时脸都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