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页 (第1/2页)
“不急,姚总。” 电话里,高悦的声音听上去颇为惬意。 姚琴拐到了一处没人的角落,声调恢复了正常,“高小姐,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好,您说。” “我当初承诺的事,现在都兑现了,那我娘家那边的项目可以顺利签约了吧。” “看来还是姚总厉害啊,”高悦轻笑了声,继续给对方戴高帽子,“早知道这样,一开始就应该找您来解决那个姓夏的,也省的我绕弯弯了。啊对了,项目的事您放心,我肯定给您办妥当。” 姚琴一双眉挑的老高,渐生皱褶的眼角闪出相当精明的光,“有高小姐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 正要挂电话,高悦的声音又飘了出来:“姚总,你说——陆一帆会去找她吗?” “找不找还重要吗?结已经生出来了,高小姐还担心这个?” “也是。” 这是一次各取所需的合作,两人都笑了。 忽然,姚琴余光瞥见一抹身影,定睛一看,是从另一边出来的眼中钉。对方自然也再次看到了她。 后院一角,两人又碰面了。 陆一帆一手夹着烟,一手放在裤袋里,走过姚琴身旁时,用一种看似不经意地方式,投去一道冷峻目光。两人隔着七、八米的距离,彼此的眼神都深不可测。 看不见的博弈,正在悄无声息地厮杀。 时间一晃到了四月底,一场真正的较量,终于拉开了序幕。 立凌集团在德国时间周五,宣布了一件轰动商界的消息,集团发言人宣布:集团旗下的欧洲立凌汽车控股公司,已经持有德国TE汽车74.3%的股份。 消息一出,整个欧洲的对冲基金都震惊了。 如果还有词能比“震惊”更为准确地去形容身处其中的基金机构,那就是“惊恐”。 极端的、异常的、万分的惊恐。 因为没人料到,持股一直停滞在39%的立凌汽车,怎会如此迅速地达到了74.3%的股份。 所有人都认为,收购完全处于公开的状态下,基金机构是能预警事态发展的,然而,有恃无恐的对冲基金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忽略了法兰克福市场的一项特殊交易规定,此规定可以规避收购要约需要向市场公开化的要求,也就是陆一帆所说的——金融衍生品。 原来,当立凌汽车持股停滞在39%时,公司已暗中买入了TE汽车35.3%的股份认购期权。此时,立凌汽车手中可支配的TE股份就高达了74.3%,即将达到最终目标。 而达成这一计划的,正是陆一帆。 又由于TE有20%的股份,被分散在创始人家族的多位子孙手里,而这部分的股份均以托管方式进行锁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