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8页 (第2/2页)
业,探花郎的先生,日后贾宝玉在士林中自然会聚拢不少人脉。勋贵,尤其像贾家这样的武勋转向是很不易的,文官们都不爱和他们往来。这些年,他因恩荫授官,就是工部这样还算讲究实在的地方,也是被暗暗鄙视的。这些,他都心知肚明,憋屈不已。 前些年,贾家还兴盛的时候,他就给嫡长子贾珠定下家中并不如何显赫富贵的李纨为妻,不就是看中了李家是书香门第,李纨的父亲是金陵国子监的祭酒么?论起来,金陵国子监无论声势人脉,哪里比得上京城国子监?可惜啊,贾珠却是寿数不久,读书用功熬干了身体,一病去了,让他伤痛不已。 现在,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贾宝玉身上,身为父亲,他要尽量为他创造条件,让他的路更平坦顺畅一些。于是,他兴冲冲地命人把贾宝玉召来,也是想展示给林如海看看,宝玉还是个很有灵气的聪慧孩子,不会让他失望的,无论是为门下弟子,还是为婿! 第168章 我不是世外仙姝13 怀着这样的心思,贾政连忙命人唤来贾宝玉。自己这个儿子虽然有些贪玩,但人很有几分灵气,诗词上比起自己来,还要好了不少,况且宝玉的样貌出众,十分能拿得出手。林如海见了,也会见之心喜,对他另眼相看的。那时,再凭借彼此之间的亲戚关系,开口恳请,想必收宝玉为门下弟子,那是能如愿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贾政平日里对贾宝玉恨铁不成钢,动辄喝骂,却也挖空心思为其寻好出路。但是,贾宝玉却又一次让他失望了。 林如海随口问起四书中的文章来,贾宝玉倒有一大半答不上来,让林如海吃惊不小。因为知道林黛玉的学习进度,连年岁还小的林晨曦学的似乎也比贾宝玉多,要知道他以前求学的条件甚差,也是到了自家才开始正经读书的。贾宝玉他生在国公府,那么优越的环境,却林如海心中默默摇头。 谈起诗词,贾宝玉倒是兴致勃勃的,他也想展示一番,说出了几首自家得意的诗词来请林如海指点。听完后,林如海在心中又默默叹气,他为贾宝玉惋惜了。 贾宝玉并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文才是有的。也确实有灵性,风采翩翩,以死板庸碌的贾政为衬,更会让人生出眼前一亮的感觉。只是,糟糕的是,他的文采却是与科举考试需要的不一致。 本来考中科举,和吟诗作赋并无冲突,比如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个个写得一手惊才绝艳的好文章,但他们同时也是科举出身的官员,极盛的文名更为他们锦上添花。可是,北宋还有一位文采风流的词人,却是被皇帝侧目,一生潦倒,最后连丧事都是歌伎们凑钱办的,那就是‘奉旨填词’的柳永。林如海觉着,贾宝玉仿佛会往柳永这条路上走,但其文采又相去柳永甚远。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