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别人科举我科学 第111节 (第3/3页)
陆池和王昊相对好一些,但后者无心政事, 赵怀也不好逼着他整日里东奔西走。 往日里, 赵怀时常只能跟陆池,或者瑞山太妃商议心中计划。陆池名义上是他的贴身侍卫, 但时常忙得脚不沾地。 而工匠坊那边的人才,拔尖诸如瘪老刘和赵云倾,实实在在完全是技术性人才,让他们搞发明研究科技树事半功倍, 反过来就事倍功半了。 如今陆远涛一回来,时常赵怀说了个开头,他便能将后头计划都补充详尽了,可谓是有真材实料的同时, 又把赵怀的心思摸得很准。 即使一开始对他有防备心的陆池等人, 时间久了,也不免感叹陆先生是个能人。 很快, 赵怀的左膀右臂又多了一人。 相比起马汉沉迷于练兵,王长吏和赵管家更乐意管理内务, 陆池只听令行事, 陆远涛却是个极具攻击性的人。 而他这种攻击性, 也正是瑞山王赵怀所欠缺的。 偶尔赵怀甚至会有一种错觉, 曾经的瑞山是一块缺了口的木桶,而陆远涛一来,却是将这块缺口直接给补上了。 因为年幼,性子柔善,赵怀大力发展瑞山民政,也不忘培养保护自己的力量,但他的政令极少有针对朝廷和周边州府的。 瑞山缺人,赵怀想的是跟商队合作,让他们从外地购买或者吸引人口来补充,这法子细水长流,且不会引起注意,却速度缓慢。 陆远涛却说:“王爷这法子是温水煮青蛙,稳当妥帖,却太慢了一些。” 赵怀也不生气,问道:“陆先生可有其他法子?” 陆远涛微微一笑,提议道:“王爷归来后,瑞山百姓的日子一日比一日好,放眼去看大周上下,除了瑞山之外,哪里的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偶尔还有酒水猪rou可以吃。” “只可惜瑞山地处偏远,与外地音信隔绝,老百姓的好日子才没有传出去。” “想必只要周围州府的百姓们知道,瑞山百姓过的居然是这样的好日子,心底就没有不羡慕的,定有那些过不下去的老百姓愿意迁居。” “属下听闻,曾经徐洲和鲁源也是瑞山王领土,他们心底定然还记挂着瑞山。” “失去徐洲和鲁源,也是祖父和父亲的一块心病。”赵怀叹气道。 赵怀又问:“陆先生的办法是好,可如此一来,周围州府耕农流失,当地父母官怎么会答应?” 陆远涛却笑了起来:“大周只有灵师才能参加科举,为官者十有八九都是灵师出身,他们哪里会关心底层老百姓的死活。” “殿下请放心,只需派人送上厚礼,想必这些父母官会很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赵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很好,那这件事就交给陆先生去办。” “陆某领旨。”陆远涛接下差事。 赵怀很想看看陆远涛会用什么法子,没想到隔了几日,便听闻陆远涛走访了几个村落,让村子里的百姓去外乡走亲戚。 瑞山虽然偏远,但跟周围的州府也总有姻亲嫁娶,有些隔得远了,但亲戚的情分却还在。 陆远涛自然不会一上来就让人去走亲戚,他是作为瑞山王府的民意官走访村落的。 周围村落的老百姓一听这是瑞山王府派来的人,一个个便热络的很。 在赵怀的眼中,陆远涛是个深谋远虑、极具攻击性的谋士,而马汉等见识过他手段的同僚,暗地里都觉得这位陆先生是个狠人。 可在百姓眼中,文人一般风度翩翩,又带着和煦春风般笑容的陆远涛,却显得比严肃清正的王长吏和善的多。 一开始带着几分紧张的百姓,被陆远涛几句话带下来,便很快放松下来。 陆远涛极有耐心的听着,他是漳州人,瑞山城外的百姓说话大多带着当地的口音,听起来其实十分吃力,但陆远涛却听得仔细,脸上没有一点不耐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