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替身日常 第17节 (第2/3页)
“你!”赵王妃瞠目结舌。 赵王自然不好说一个小辈,卫王仁厚之名传遍朝野,他便是拍马也赶不上,偏偏李芙满脸的笑模样,伸手不打笑脸人,赵王咬了咬牙根,从脸上挤出一个笑来:“芙儿这话说得也对。” 明熙帝淡淡地笑了笑,仿佛没看见两人这番交锋似的,低头喝了一盏茶,抬头时扫过下首神情平静的李循,面色苍白的卫王以及……卫王府的一众女眷。 其中有个陌生的少女显得格外的好颜色。 身上穿了条烟霞色的长裙,明媚中带着几分沉静,垂着眸子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听见赵王与李芙的争执一般。 明熙帝眯了眯眼,问道:“那位便是则翊的新妇?” 在座的众人皆是一静。 沈家两房,大房的沈绍虽是庶出,却比二房嫡出的沈继更有作为。 因此沈家长女冠绝长安,嫡出的女儿反而无人问津。 顺着明熙帝的话,众人不禁皆朝着沈虞投过去了好奇的目光。 沈虞十一岁时就离开了长安,一晃六年过去,物是人非,自然没人再记得沈家还有过这么个小姑娘。 更没想到,这姑娘一回到长安没多久就石破天惊,先是替长姐替嫁给落魄的卫王世子李循,四个月后卫王府重获盛宠,她可以说是捡了个便宜,一旦卫王登基,沈虞那可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慢慢的,朝她看过来的目光中就多了一些的嘲讽和嫉妒。 仿佛大家都忘了,当初沈虞嫁给李循是冒了多大的风险。 “见过陛下,孙媳是沈家二娘。” 沈虞正要提裙出来给明熙帝见礼,明熙帝摆了摆手,和颜悦色道:“你先坐下吧。” 又问,“今年多大了?” “十七了。” “十七了,哦,朕记得,当年你□□母十七岁的时候,你大伯都已经出生了。” 明熙帝虽然在看着沈虞说话,目光却是看向李循的。 李循离家四个月,回家却有两个月了,世子妃肚子里却没什么动静,传闻还说,卫王世子并不待见自己这位在患难时娶的世子妃。 沈虞顿时觉得如芒在背,也不知该如何回话,只得道:“孙媳惶恐。” 明熙帝口中的大伯自然便是静愍太子。 他这番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在暗示卫王府子嗣单薄。 “妾身也记得,赵王世子妃生下小世孙的时候,也才十六岁呢,这样看来,卫王世子妃,你可真要努力了!”一旁的赵王的生母德妃也笑道。 李循没有接话,扬首喝了一口清酒。 赵王妃眼中隐隐就带了几分得意,挑衅似的看向一侧的李芙。 李芙咬着牙,却说不出半分反驳的话,冷笑一声,将脸转向一边。 明熙帝笑了笑,“好了好了,你们几个也别争执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朕这个半截身子都要进黄土的人都没急,你们急什么?” “皇爷爷这话孙儿听了可不依,”李循忽地起身笑道:“皇爷爷是天命之子,与天同寿,皇爷爷若现在半边身子在黄土里,那孙儿不仅整个身子都在里头,还得再往地下挪一寸?皇爷爷小时既抱过孙儿,那孙儿的孩子皇爷爷也不该厚此薄彼……” 一番话逗得明熙帝哈哈大笑,“你呀你,还跟朕较上劲儿了,朕不抱你的娃娃你还赖上朕了!” 李循举酒微微笑道:“今日是皇爷爷六十岁的大寿,孙儿敬皇爷爷一杯,祝皇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李循将这茬很巧妙的揭了过去,赵王等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明熙帝又坐了一会儿后,才推说困倦叫德妃扶着回了后宫。 麟德殿中歌舞却犹在继续,不过皇帝一走,没了那股君王之气的压迫感,众人自然也更松快不少。 李芙四下看了看,坐过来安慰沈虞道:“嫂嫂别多想,她们就是见不得旁人好,又实在无处可以挑兄长的刺,才说出那般可笑的话。” 沈虞其实能理解明熙帝的心思,作为一个帝王,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继承人子嗣越茂盛越好,在同样的情况下,如果他心中有两位分量一样的继承人,那一定是选子嗣最多的那一位,因为那一位更有可能将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