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_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 第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 第57节 (第4/4页)

道自己是在替县太爷做事,也没有那个担子把工坊里的事情告诉别人。

    这一点也是写到契约里了的,造纸工坊里的工人,出了造纸工坊后,就不能在外面说造纸工坊里的事情了,就是对着自家的老子娘都不能泄露一丝一毫。

    但凡有人违背,按照契书上所写,那可是要赔偿他们整一万两黄金的。

    这一条是为了防止工坊里的工人会被人用银子收买,把造纸的法子泄露出去。

    其实原本刘氏是不想请工人,她想的是自己去牙行买一批奴仆替自己造纸,手里攥着他们的卖身契,就想当于掌握着他们的身家性命,总不至于被人轻易收买了去。

    然而工坊里需要好几十名工人,就算是常县的所有牙行加在一起,一时间也找不到这么多人。

    毕竟工坊里要的都是青壮年,就算是打杂的妇女,那也要的是二十到三十岁的盛年女子,牙行里最多的还是小孩子,符合她们要求的人选并不多。

    而且造纸工坊这边每日都会向村民们收购原材料,要真有人惦记上她们这门生意,只要用这些材料多试验几次,也能把纸做出来,最多不过成品的品质上有些差别罢了。

    她们想要永远瞒住世人,不让造纸的法子泄露出去,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再说了,天华国这么大,等天下的学子都习惯用白纸书写文字后,就靠着她们一家,就算是再开上几件造纸工坊,日夜不停的让工人劳作,也供应不上所有的人的需求。

    想瞒也瞒不住,只能是赶在别人琢磨出门道之前,先多出产一些纸卖出去,做出自己的口碑,只要把自家写意轩的口碑打出去了,到时候就算是市面上出现了其他的纸,也不一定就能竞争得过她们的纸。

    要想赶紧打开局面,时间就得抓紧了,所以在囤了一个月的产能后,辛芷和刘氏就准备上昌都了。

    这一个月工坊里光是棉柔纸就做了四千斤,草纸要少一些,只有两千余斤,宣纸没过称,是按张计数的,有一万八千多张。

    棉柔纸四千斤已经是极限了,造纸坊这边的棉花是刘子真让人从边关送过来的,整整两大船,拢共就只有六千斤,这是边关今年剩下的所有存货了,用完就没有了。

    这些棉花都消耗完之后,就得等到明年地里的棉花收上来之后,造纸坊这边才能有大量的棉花用了。

    边关一年出产几十万斤棉花,不过之前刘子真不知道辛芷需要棉花造纸,大部分的棉花都拿去做成了棉布,根本没有剩下多少,全都给辛芷掉了过来,就这样也只够造纸工坊这边用上两个多月。

    辛家之前就存下了足够一家人用的绵柔巾,如今倒是不用刻意买,刘氏自己掏银子买了一百斤棉柔巾,除了她自己用之外,还准备给交好的几户人家送一些去,算是提前打个广告了。

    画轴是辛勇帮着做的,装裱是个技术活,在现代的时候他见邻居家的大爷装裱过字画。

    费了三匹丝绢、两匹锦缎,十几斤面粉、若干根木料之后,辛勇做出了三十卷空白的画轴,让辛芷作为样品带到昌都去。

    这次的昌都之行,原本辛勇是坚持要和辛芷一起去的,然而陈曼如今上了月份,那肚子是一天比一天大,身边本来就离不得人,辛勇要去了昌都,要有点什么事情,家里连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所以辛芷说什么都不要他跟。

    那辛家人怎么能够放心,尤其是陈曼和辛勇,他们想着自己这么大一个闺女,长得又是如花似玉的,一个人出远门多危险啊。

    偏偏辛芷这个人主意正,她说不让辛勇跟就是不让辛勇跟,这几天她收拾行李的时候,辛家人一直试图游说她让辛勇陪着她一起去,要不让他们在家里呆着也不放心。

    最后辛芷实在是没了办法,连声说她除了把绿黛和红伶带上外,现在就给刘子真写信说自己要去昌都办事,他收到信后肯定会安排人在码头上来接她,人身安全方面肯定是稳稳当当地,他们压根不用担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