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临阙 第85节 (第3/3页)
秘辛的两个主人公现在就在她面前。听说白云观旁有间月老祠,从前冬节会上她为着给东君姬无月添堵,随手送他的那张桃花符,竟歪打正着,还真说准了。 行吧,镜雪里勾了勾唇角,就看那张在桃花符的份上—— “公子,”镜雪里开口叫住了与她擦肩而过的微服皇帝,“我听闻大胤民间有种说法,顺星节这一天的运势好坏,可以预知此人未来这一整年的福祸。虽然不知是否为真,不过——” 镜雪里眼神暗了暗,有漠然冷意一闪而过,她转过身,行至凌烨身旁,语调轻快道:“代表吾主,愿您胜意。” 她言辞间似乎只是在表两国邦交之谊,但凌烨心里却倏然一动,隐约觉到了一丝极其轻微的不祥之感,转瞬即逝。 镜雪里已然走远继续去寻观中道人讲经。 离开白云观前,凌烨回头看了一眼她的背影,挥手叫来人,吩咐道:“她离京之前的这段时日,着影卫监察,事无巨细。” …… 另一边,镜雪里的徒弟银颂看着皇帝的身影远去,若无其事地从一排神像前蹦跳着跑过来,还未及开口,镜雪里就截断了她的话,轻描淡写地道:“急什么,皇帝的影卫都还没走远,让她等着。” ——凌烨的预感是对的。 今日南隰国师来此,是在拜神,也是在应邀见人。 正月二十过后,诸王侯离京,敬王亦将返回食邑江锦城。在此之前,敬王妃钟仪筠寻得最后的机会,请见与自己有师徒之名的镜雪里一面。 百步之外,一排高大的神像背后,易了容的钟仪筠盯着皇帝和御前侍墨的身影并排走远,开口问身旁的侍女:“我想,文信侯夫人今日会带着她女儿沈黛来白云观吧?” 侍女应是,顺着钟仪筠的目光望过去:“如今“准皇后”顾柔则已然在外议亲,沈黛这个“准贵妃”没了对手,沈家正一心想要落实先帝的口头遗命,好让沈黛嫁进九重阙。依奴婢看,顺星节,林氏必然会带沈黛前来进香。只是王妃,皇帝已经带着御前侍墨走了,等沈黛到了,也遇不上了,恐怕晚了。” “不晚,”钟仪筠声音柔媚,“派个人回府告诉王爷一声。择日不如撞日,‘准贵妃’也该知道点什么了,不然还总以为自己稳坐钓鱼台呢。” “那顾柔则算个什么对手呀,皇帝说一顾家不说二。堰鹤沈氏不将这背靠漓山的御前侍墨清理了,沈黛哪有路走呀。这出戏会好看的。”钟仪筠掩着唇,咯咯娇笑。 她所言不错,彼时文信侯府的马车已经行过星汉桥了。今日来拜星君的官宦人家不少,行人也多,来来往往的,车马难免有些拥堵,林氏和沈黛已经堵在这里半刻钟了。 过了桥就是月老祠,有白云观矗立在这儿,小门小庙的,自然入不了十六世家诰命千金的眼。 不过那摆摊的老道士倒是胆大心细,权贵们去上香,图的是个好彩,难得的好说话,稍微从指缝里漏点香火,都够他们整个庙月余的嚼用了。 刚好,正对着月老祠大门的就是文信侯府的马车,这也算是缘分,老道士便以此为由走上前来卖灵签拉香火了。 沈黛身份不同,文信侯府历来都是以国母的仪礼教导她,自然容不得旁人冲撞,也看不上老道士的灵签。不等他说完,马车四周侍立的丫鬟便施舍了几两碎银子,打发了他。 但或许真是签缘到了,马车一连堵了快一柱香的时间,也没能走几步。林氏和沈黛今日所求即为姻缘,坐在车里等得久了,听着外头那老道士的吆喝,渐渐真有两分意动,着人又将他招了来。 隔着轩窗香帘,林氏开口:“老道长,我且问你,你这签果真灵吗?” 老道士笑眯眯地说:“夫人,心诚则灵。” 沈黛遂下车入观,摇得了第三签。 签辞曰:“宗庙享之,子孙保之。”4 “上上,大吉!”老道士说,“姑娘生在德门望第,有先祖福泽庇佑,可得和合常乐,多子多孙。” 闻言,林氏和沈黛对视一眼,松了口气。林氏点点头笑开了脸,沈黛颊边浮起浅浅的红云,垂下眉眼矜持不语。 旁边侍立的丫鬟高兴地喊了出来:“这签果真灵!‘宗庙享之,子孙保之’,我们家可不就是德门集庆,先祖惠爱!” 沈黛抬眸看了丫鬟一眼,后者当即闭上嘴巴。 “不妨事不妨事,丫头说得对。”老道士抚着胡须,“老朽这一早上看的签里,姑娘所求是第二好的啦!” “第二好?”沈黛重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