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页 (第2/2页)
匹、彩缎四匹、妆缎四匹、香云纱四匹、蝉翼纱四匹;狐皮四张、貂皮四张、大毛黑灰鼠皮六张,银鼠皮十二张;炕屏一对,六扇花鸟屏风一座,还有新书两部,松烟墨一匣,宝砚两方,名家字画两副。 李纨不禁吃了一惊,忙道:“这太贵重了,如何当得?” 皮货向来走俏,这些皮子十分完好,尤其是那白狐皮和貂皮,皮毛水滑光亮,没有一丝杂色,在京城只这样一张皮子便可以卖到四五十两银子。 那大毛黑灰鼠皮亦颇为稀少,因背上的毛较长,是黑色的,腹下毛是烟色的,因比一般灰鼠毛长,面子、里子都保暖力极强,据传这种灰鼠经过处,雪都会融化,故而别名“扫雪” ,可见其皮毛之暖。 李纨记得贾母便有一件“里外发烧”的褂子,便是用这种大毛黑灰鼠皮缝制而成,颇为难得。 再加上那些绫罗绸缎和名家字画,这份谢礼实在太重。 周氏闻言笑道:“奶奶于我们母子有救命之恩,那年冬天要不是奶奶的所赠的银两和冬衣,又打发人送我们到这牟尼院来安顿,只怕早就饥寒交迫冻死了,如今不过一点东西罢了,又不曾花费什么银子,还望奶奶收下。” 见李纨不信,周氏笑道:“奶奶有所不知,皮货在京城价贵,在关外却不值什么,平时卖给关内商贾一张狐皮也顶多只得几两银子。 我们当家的前两年在关外练兵,营里的士兵常常去山里cao练,这些皮子都是他带着士兵们打回来的猎物硝制而成,存了好些,我们家里还有呢,那些字画也都是打仗时分得的战利品,送给奶奶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子心意罢了。” 李纨也知道军功之赏素来极厚,但这份礼物于她依旧太重,受之有愧,便摇头道:“我当初不过举手之劳,这份谢礼实在太重,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收。” 周氏忙道:“奶奶您是举手之劳,对我们而言却是救命之恩,恩同再造,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只有这一点子东西,您要是不收,我们只怕一辈子都要良心不安了。” 推辞了半日,李纨见周氏执意不肯,只得命淡菊收下,周氏这才欢喜起来。 又叙了一回家常,外面天色渐渐阴了下来,寒风呼啸,拍打着窗户,周氏见状便起身告辞,道:“叨扰了奶奶许久,时辰也不早了,一会子只怕有雨,也该回去了。” 李纨便命人好生送了出去。 周氏才走,迎春等人也醒了,来到李纨房中,见到地上的箱笼,不禁有些奇怪,李纨便将周氏之事说了。 探春点头道:“这位周安人不以昔日贫贱之事为耻,知恩图报,倒是极难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