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页 (第1/2页)
“殿下可是心软?” “怎会?” 长公主端起冒着热气的茶杯,冷笑,“打从他拦下侯爷家书的那一刻,我对他就不存在心软不心软了。” 只是,朝堂向来没有什么骨rou亲情,将来哪怕是魏王坐在那个位置,长公主也不能保证有一天,他不会像如今的顺昌皇帝一样,对她动手。 但这话,长公主没有同苏婵说,时局不定,谁也不知眼前人将来会站在怎样的立场,她如今信任苏婵,可不代表苏婵永远能够信任。 这一点,苏婵自然也是明白的。 “韫玉,”长公主唤了苏婵的字,两人都沉默片刻,她看到对面那女子手指轻勾着黑瓷壶口轻涌出的氤氲热气,半晌后才开口问她:“当真要如此吗?” 语气很淡,让人听不出喜怒情绪,可这话的意思,仿佛是她心生了恻隐。 可苏婵知道,她方才否认过,因而长公主这话,问的并不是“他们”是否真要如此,而是“她”。 这个“她”,是指的苏婵。 长公主在以一个长辈、甚至是一个友人的身份问她,这条路,她是不是非得走不可。 苏婵平静地与长公主对视着,眼里带着一贯的笑,温和却疏离,让人靠近不了,也猜不透。 她看到同样平静的长公主的眼底,流露出了几分哀怜与不忍,便笑了声,回应:“当真。” “你清楚你我如今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成败暂且不谈,这与你苏家百年来一贯坚守的原则可是背道而驰。” “我清楚。” 苏婵淡淡地笑着,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便又重复:“我清楚的。” “那你为何……” “因为,”苏婵顿了顿,“一个人吧。” 她轻抿了一口茶,是上好的西湖龙井,入口幽香,回味微甜。 “那个人曾经同我说过他的理想。他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1」国以民为本,而非君王,更非权势。” “他想要天下殷富,百姓无内外之徭,少有所教,老有所依,米至十余钱,鸡鸣狗吠,烟火万里。「2」天下人心归向,四海清平。” “可这一切,如今的朝堂是断然做不到的,”苏婵笑了一声,口中仍旧漾着龙井留下的那阵清香,“我没他那么崇高的境界,但我想,我可以倾尽所能,帮助他去完成他的理想。” …… 夜里苏婵正在桌前细看新监生的名单和一些附加的信息。 新监生得在授衣假之后进京,算算时间,还有两三个月,这回因为各种原因,监生名单里倒是少了许多世家相关的人,多了一些正儿八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