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页 (第2/2页)
东家冷笑一声,隔天盛阳书局便也都卖起了答卷,比起杨家的绣生书局资料更多,更全,据说盛阳书局的幕后东家走得是国子监的关系。 国子监是何处,上京第一学府,名师大儒齐聚之地,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试,过乡试的举子不知凡几,更甚者往前数十年,先皇所在时期,殿试一甲之人必有国子监的学生。 有着这样强大的背景做靠的盛阳书局,又岂是杨父那区区的人脉可以比拟的。 很快绣生书局在盛阳的打压下便渐渐没落了,杨父去世后,传到了杨峰这里,书局更是眼看着就要倒闭了。 杨峰没有读书的天分,家中的书局几乎就是他养活一家老小的唯一希望,可几年下来,盛阳书局在府城一家独大,几乎没有其他书铺可以比拟,又怎么能挽救绣生书局呢。 正在这时,仅与洛城一地之隔的上京兴起了一样报纸,对方从一开始的岌岌无名,到现在上京人每日晨起必看的读物,不到短短三月时间。 杨峰试着从来往于上京和洛城的商人手中买过几份报纸,不过粗粗一观,他便看出了这报纸之所以风靡于上京的原因。 内容新颖有趣,更新快,排版与以往的书籍大不相同,当然更重要的是报纸的行文采用的是日常的大白话,而非文人学子书写文章的文言,这样使得报纸更容易为百姓所阅读,只需识字,便能读报,一份报纸甚至只要两文钱! 上京的物价渐长,现下一枚鸡蛋都要两文,这印满字迹的报纸竟然才要两文,百姓们潜意识都有一种赚到了的感觉,更别提读报的同时还能家中的崽子识字,一举多得,实在划算。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怀疑过,报纸卖得这样便宜,报社真的能赚钱吗? 对于此类疑问,每月打着算盘收钱的顾瑾笑而不语。 薄利多销,报纸虽然便宜,架不住买的人多,上京作为大杨的都城,人口自然不会少到哪里去,顾瑾曾经粗略统计过,上京也历史上的商业最为繁华的宋朝东京的人口是差不多,几乎可过百万。 只要这其中有十分之一的百姓购买报纸,对顾瑾来说便是稳赚不赔的了。 这样一笔巨大的买卖,身处洛城的杨峰粗粗一算,便觉得自己要喘不过气来了。 他几乎是翻箱倒柜的腾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只留下妻儿日常开支的钱财,便孤注一掷的前来上京,一路问着百姓,最终找到位处西城的报社,将疯狂埋头于写稿工作的顾瑾给堵住了。 “我想和您谈笔生意。” 这些时日不断写爱情悲剧写疯了的顾瑾,听到小六子带过来的人的话,抬起头,眼下还挂着青黑,见到眼前一个穿着长袍的年轻人,死死盯着自己。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