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_分卷(12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29) (第2/3页)

题好解决,可是有钱不是万能的,系统模拟出来的各种方案他也看了,虽然看不懂,但是方案和后世的某些治水策略重合,就说明那个系统在这方面可以信任。

    现在的问题是,比起内政,他们家汗阿玛更想先搞定外面的威胁,先保持版图的稳定,然后才会全心全意搞建设。

    台湾收复了,老毛子打服了,噶尔丹被砍头了,然而准噶尔汗国还在,策妄阿拉布坦老实了没两年就开始蠢蠢欲动,西藏那边也跟着捣乱,如果他没有猜错,要么今年,要么明年,朝廷肯定要派兵将这两个麻烦一起解决掉。

    朝廷要动兵,难怪汗阿玛对户部那么紧张。胤禛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在户部忙活了那么久,每次被抄家的官都能抄出来大批的银两,直接充公比收税来钱还快,他还以为他们家汗阿玛改了不合时宜的心软的臭毛病,没想到单纯只是缺钱。

    上辈子汗阿玛缺钱了会抄家吗?

    没印象啊,这不是他喜欢干的事情吗?

    四爷抱着手臂陷入了短暂的迷茫,他发现他和太子相比,想法和处事方式都很刻板,甚至下意识将上辈子发生的事情生硬的套在这辈子。

    这个世界从他和太子重生开始已经变的不正常,连带着他们家汗阿玛的行事风格也有变化,很多事情都和上辈子不一样,他再把自己禁锢在上辈子的轨迹里很不妥当。

    难道他也要像太子一样跳脱?

    四爷想象自己被太子附身后会变成什么样,打了个哆嗦硬生生把自己吓清醒了,算了算了,刻板就刻板,至少他办事稳重靠得住,现在已经有那么多不靠谱的兄弟,他要是再不靠谱,大清怕是要完。

    太子被他们家老四的反应刺激到了,他怎么了,他脑子里东西多怪他吗,谁让他是个能在北京城里到处乱逛的阿飘呢。

    他不像老四那么有福气,能在紫禁城里怀念生前,他的日子过的苦着呢,今天飘到东家看电视,明天飘到西家听吵架,一天都消停不下来。

    留在紫禁城可是天大的福气,别人想去还得掏门票呢,这福气当然要留给稳重能干的雍正爷。

    太子爷翻了个白眼,阴阳怪气的输出一通,无视了被他怼的说不出话的胤禛,敲敲胤祈的脑袋瓜继续他的知心哥哥小课堂。

    啊?吵完了?胤祈打了个哈欠,对这种场面见怪不怪,要不是他在哥哥们吵架的时候嗑瓜子会被俩人集中火力输出,不然他就喊人给他送瓜子了。

    太子屈起指节,又赏了他一个脑瓜崩,然后才说正事,你要是实在闲得慌,二哥过两天带你去找五叔,汗阿玛让五叔着手建立内务府的官商体系,虽然不太靠谱,但是目前来说利大于弊,那边和外国人打交道多,你过去也能帮上忙。

    既然现在没办法进行大规模的工程,那就专心致志的搞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只要他们攒的钱足够多,将来动工就能减少绝大部分阻力。

    水利工程要钱,边疆建设也要钱,国库是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清闲是不可能清闲的,这辈子都清闲不下来。

    他们家汗阿玛年轻的时候本就不是故步自封的人,当然,这个故步自封要看和谁比,跟后边的几个皇帝相比,他们家汗阿玛称得上是个开放的皇帝。

    大清的贸易大部分在各地区内进行,但是那些涉及到国外的跨国交易也不少,江南的世家大族从未放弃过在朝堂上争夺话语权,就是因为赚钱已经没法让他们满足,钱赚够了自然想要权。

    从海上来到中原的速度比骆驼商队快的多,还能运输更多的货物,路上的花费和陆路相比也少很多,自从出现能够飘扬过海的船,欧洲的商人就很少再选择跋山涉水穿雪山过草地的来中原。

    他们家汗阿玛刚继位的时候海禁没有接触,对外贸易停了很久,康熙二十三年海上贸易的禁令被废除,西方的商人很快又闻风过来,以前负责和外国商人打交道的都是民间的商贾,现在换成朝廷的正经部门,肯定不能比以前吃亏。

    中原的商人和外国交易不会跑太远,主要还是集中在大清周边,做海上生意的大多是岭南的商人和东南沿海的本地人,把棉花、瓷器、丝绸等特产运出去,要么换银元,要么换香料象牙等奢侈品。

    不过和外国交易的最大头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茶叶,广为人知的丝绸反而排在第二,这个时间点,大不列颠的约翰公司都成立快一百年了,人家的生意干的如火如荼,他们也不能太落后。

    五叔这会儿忙的就是和爱喝茶的英国商人谈判,主要还是谈价格,他们这里是茶叶产地,如果英国商人不买,那么大产量的茶叶,按理说再找买家会很费劲,然而架不住两边不光有正经买卖,还有走私茶叶的商人,那些走私商买茶走正经渠道,到英国卖茶就不一定守规矩了。

    有那些人捣乱,他们在谈判场上占尽主动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