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87节 (第3/3页)
,指节还红通通的,这个冬天没怎么保暖吧。」 「感觉讲得还挺详细的!」 「大佬的声音听起来好年轻啊!」 「画质有点差,不过内容很丰富,打赏了!」 由于画风过于清奇,这个攻略贴很快被顶上热门。 这些天不是没有发三次元的技术贴来参赛,只是一般都没赵平这么硬核。 工地是真工地,技术也是真技术! 对于许多活跃于互联网上的人来说,工地是离他们挺遥远的东西,送快递跑外卖都算是贴近生活的,很难想象会有人选择去工地出卖力气。 可事实上有不少人没有选择的,他们没钱没地、没技术没学历,也没什么接触外界的门路,找周围人介绍工作,无非就是进厂子和去工地这些门槛低的活儿。 不同的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很多时候这种影响会体现在“知道有什么选择”以及“知道该怎么选”两方面。 互联网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点。 谁都不知道下一个带来这种程度改变的技术是什么。 人类历史始终在螺旋前进。 过程是曲折的,也是缓慢而艰难的,没有人能保证每一个改变都能带来好结果。 赵平干完一天活,打开这几天才下载的博物馆app戳开论坛,发现自己的帖子后面多了个hot字。 他的分享帖居然成了热帖! 赵平好奇地戳进去一看,就看到不少人在底下热情地讨论起来,还有几个土豪和不少坛友给他打赏了赏金。他注册时没有留银行卡号之类的信息,所以赏金还不能提现,只有等他实名验证之后才能把钱取出来花。 一看后台的赏金数,赵平愣住了。 他才把视频上传一天,居然就有了五百多块收入,这可是五百多块,再攒点钱都能给meimei弄台好点的手机了!他这几天研究过这个app,上面有个题库什么的,很多高材生都在用,还有名师在线帮忙答题,要是meimei上了高中一定很需要这个。 而且要是别的同学都在玩这个,meimei没有手机没法参与,那肯定会交不上朋友。 赵平有点不信来钱来这么快,手心都急出点汗来了,再一次搓了搓手,点回去看帖子的打赏记录—— 「干货满满,谢谢分享!土豪正月必须剃头给你的帖子打赏了100贡献币!」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土豪渥太帅给你的帖子打赏了1贡献币!」 「你的分享太棒了……」 赵平摸索着把打赏名单列了出来,使出自己惯用的一指弹向他们表达感谢,并表示这些只是很普通的工地干活技巧,要是能用得上就太好了。 看到活的贴主出现,无所事事的坛友们马上聚拢过来和赵平闲聊。 赵平还是头一次感受到一刷新就有人陪聊的热情,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自己的情况给大伙讲了。得知赵平都没满二十岁,不少人惊了一下,问他怎么才十几岁就跑工地上干活了。这算是童工吗? 这性质可就严重了,赵平立刻否定了这个说法:他到工地上干活时已经满十六岁了!至于早些年打的零工,那些厂子本来就招收暑期工,算是给学生们做社会实践的机会,也算不得是雇佣童工。 有人忍不住问:「你爸妈呢?」 这下赵平沉默了很久,才回一句说他爸妈早就不回家了,他们家里又没别人,所以是兄妹俩相依为命过日子。他meimei从小成绩比他好,以后是要考大学的,他会好好给meimei攒学费!工地上干活虽然累,可是钱不少,他现在也算小有积蓄,肯定能供得起meimei上大学。 赵平这番话没有特意卖惨,可看到的人还是忍不住想象了一下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跑到工地上找活干,还干得比别人勤快、干得比别人好,怎么想都不容易。 世上并不是所有父母都会尽为人父母的责任。 也有许多人抛下自己的孩子去寻求更好的人生。 只苦了这两个懂事的小孩儿。 围观群众本来只是看个热闹,结果听到这么个听起来很普通却又让人忍不住叹息的故事,顿时又掀起了一阵热情的打赏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