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0页 (第2/2页)
作者的身份暴露出去。而她之前的那些作品,虽然也不乏人讨论,从未在学生群体中有过这样大的影响力。 除了这些,《永定桥》的成功给温见宁带来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她一次性获得了一笔极为丰厚的稿酬,大大减轻了她的经济压力。但除了留下一小部分作生活费外,温见宁并不打算把这些钱全留在自己手里烂掉。攒钱可以慢慢来,但有些事却不能拖。她打算把这笔钱捐给前线,联大里这种为抗战献金的活动没少举办,总有能捐出去的时候。 十月的一天,武汉、广州相继沦陷。 第八十八章 从六月份起,江城会战就牵动了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心。 大街小巷的茶馆里每天都有人在激烈地讨论,联大的同学办了壁报来分析长江沿途的战况,上至士绅权贵,下至街头的贩夫走卒,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这次战役。 接连遭受重创的国内太需要一场盛大的胜利来提升士气了。 然而长达近四个月的江城会战终于落下帷幕时,不但江城这座军事重镇失守,就连远在南边的羊城也随之落入敌手。江城会战旷日持久,全程近四个月,虽然最终丢了江城,但给对方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姑且称得上一句虽败犹荣。然而羊城却是另一种情况,从日军真正发起进攻到羊城易帜,仅仅只有九天的时间。 消息一传出,群情低落。 主和派的人放下报纸,叹一句早就知道如此;主战派的人听了只觉丧气,但明明白白的大败摆在眼前,再怎么乐观的人都说不出积极的话。 但无论是哪一方,在这种情况下都没了争论的心情。 然而情况只会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严峻,温见宁在报纸上看到分析,羊城的沦陷不仅仅只限于丢了一座大城市,最重要的港口也落入敌手。自从抗战爆发后,日军每攻占一处都会封.锁周边地区的交通,截断中国.军队的运输补给线。陆上交通不便,政.府只能开辟了海上的路子,从英美各国援助的战略物资大多都是通过羊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内地。 羊城沦陷后,如何往国内运输物资成了一个大难题。 这些前线的战况对于绝大多数人或许还算遥远,但涉及到身边的人时,就很难冷静了。 联大有不少同学家里都有亲人在这两地,听闻消息后都担忧不已。就连温见宁她们宿舍的陈菡香听说了消息后,也找她们哭了一阵,担心家中亲人的安危。可她刚哭完不久就接到了家中的电报,说是全家人已迁往香.港,让她勿要挂念,这才高兴起来。 陈菡香无疑是幸运的,但更多人却未必也能拥有这样的好运气。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