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页 (第2/2页)
也不过是,好好护着,她在人间唯一的牵挂。 慕父轻咳了几声,蹒跚着走到慕柔跟前,声音轻的像是一声叹息,又像是喃喃自语: “当年我收留了你娘的时候,就曾想过今日。” “而我们慕家,断没有躲在女人身后的道理。” 慕柔愣了一下,却见慕父本来那副佝偻的身躯忽然挺拔起来,牢牢挡在了她面前,昏黄的眼珠里乍出一阵精光,浑然不惧对上了圣上的目光,话语掷地有声: “臣自知罪孽深重,断不敢推脱,只是故人已逝,稚子何辜,还望圣上开恩——” 分明还是那个佝偻的身影,她却分明从中看出了几分昔日的意气风发,这个圆滑了半辈子的老头子,终究还是为少年的抉择付出了代价。 只是,不怨,不悔。 那个曾在她娘走投无路时给了她一个容身之处,那个为他前半生的疏忽懊悔不已的男人,终究还是在这最后的时刻,用最敦实的后背,为她挡住了即将到来的风雨,虽然这后盾,来得迟了些。 慕柔看着那个步履蹒跚却坚定挡在儿女之前的背影,忽然笑了笑。 大概,也不算太晚。 * “母亲……”宁漓按住在一旁心神不安的宁溪,将人捉到跟前来。 长公主瞧着那殿上的境况,直到李珩修踏进殿,才叹息一声,放下了帘子: “走吧,看来这里不需要我们了。” 长公主踏出殿门的一刹那,顿了一顿,垂眸看向了一旁静立的穆玄峰,叹息了一声,朝前走去。 而跟在她身后的宁溪目不斜视面无表情的跟了上去,甚至没有施舍他一个眼神。 自始至终垂首静立的穆玄峰在错身而过之后,终于忍不住攥紧了的拳。 * “臣以为,既然十三义已除,其后辈不必如此苛求。再者,当年十三义之所以愤然起义,乃是因前朝苛税,围剿之法,如今所见,却有草率之嫌。” 杨士林执着玉笏上前一步,淡然提议。 “哼,当年十三贼祸乱朝纲,若不能斩草除根,今后必成祸患——” “杨学士素来与慕家交好,却也不可如此不分轻重,徇私枉法啊——” “正是,圣上三思——” 几位朝臣纷纷附议,圣上脸色愈发阴沉,看着一众请命的朝臣,以及独树一帜依旧从容的杨士林,不语。 “呵,什么十三贼,”一直沉默的慕承风忽然冷笑一声,一身囚服仿佛都掩不住一身的傲骨, “就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蒙蔽视听,听信谗言,借着镇压之名滥杀无辜,算是什么明君——”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