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第26节 (第3/3页)
月,就能出来了。 吴主任推推眼镜说:“到时候你把成绩寄往我办公室一份。” 后头的话倒没有什么,但已经够禾儿高兴的了。 她有好消息,高明也有。 本次会议着重讨论了进出口贸易的部分,关于外汇民间汇款、汇率管理等金融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点,尤其是深圳那边几个大动作,更是引人侧目。 高明就希望能在全国推行,哪怕是沪市示范性开展也可以,也沾点的特区的好处。 况且他们做进出口的实际困难也很多,批外汇的程序繁琐到一般人干不了这个,他要不是搭上翟家,公司发展也没有这么快,眼看管制上有希望放松政策,是大力游说,难得火力全开,谁提出反对意见就辩驳回去,倒叫那些觉得他是闷葫芦的人另眼相看。 当然,这些都只是讨论阶段,之后所有内容由会议委员会整理出来,交到首都去,具体政策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已经算是很好的一步,这几天可没白来。 禾儿他们把老师送上归程的车,两个人对看一眼,心里都有默契。 接下来,总算可以好好玩了。 第27章 晚归(禾儿) 第一更 莫如山本来就是避暑胜地, 六月里头正适合旅游。 沿着山走,到处是遗迹。 诗文、石刻到处有,大概因为都在高处, 早年没遭到太多破坏, 这两年各地又都在开发景点, 重新上过漆, 红得鲜明, 一眼就看得到字。 仔细辨明, 还是能看懂其实意思。 禾儿走着走着说:“古人兴起就吟诗作赋, 咱们只会‘哇哇’叫。” 高处说“好高啊”, 看到花说“好漂亮啊”,辞藻匮乏。 高明还不如她会写毛笔字,很多字都不太认得,感慨道:“传统的东西, 到我们这一代很多就消失了。” 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现在都是西洋的东西当道,钢琴、芭蕾的, 像苗苗一样学国画还不少, 禾儿这样学过武生的, 就是稀罕得很。 她当初是迷上武侠小说, 觉得有意思才学的,虽然是每天上课, 不像人家要早晚练功,但打下的底子和她爸的教导,已经很够用了。 起码现在一个人在外面, 父母不至于太担心。 毕竟这年头,多少人在外头做生意没了命,杀人越货是常发生的事, 犯人不好找,无头案太多。 禾儿点头道:“中国人的东西比较好。” 别的不说,就京剧那个味道,听别的都不够意思。 她还张罗开来说:“以后我们有孩子,可以跟着小姨学画画。” 高明对所有和将来有关的事,都满怀憧憬,跟着说:“行啊,也学学琵琶。” 禾儿就是不太能静下心,摇摇头说:“那很辛苦的。” 好似现在就有个孩子一样,过早的担忧起来。 高明心里好笑又高兴,说:“嗯,太辛苦也不好。” 禾儿又要唱反调,说:“人还是要靠自己,不努力怎么行。” 怎么说,她都是有道理的。 高明不争辩,含笑点头,心想她这样疼苗苗,该叫用功也是舍得的。 忍不住夸道:“你一定是个好mama。” 禾儿骄傲得很,她觉得做父母是最不容易的事情,自己未必有把握,即使是她妈,好像也不是一开始就做得好的。 不是功课,可以慢慢学,生下来就是一场硬仗。 她胆怵道:“还是晚点要小孩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