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折枝记 第88节 (第3/3页)
拖去。 不消片刻,连声息也无,殿中诸人皆背后发凉,知道崔泯这一去,恐怕无回,安泰环视一圈道:“还有谁有异议?” 再无人敢言,不满的极少数疼,也只能在心中腹诽,恐怕因为魏王做了长公主的女婿,才得青眼。 安泰并不理这些误解,只将景云帝的手收在身侧,以锦衾盖好,拭去眼泪道:“皇兄最后的心愿,阿妹定会代你完成。” 只是景云帝已听不见她说什么,高热令他失去神智,只沉浸在梦境之中,垂着头颈,干裂的唇泛着灰。 安泰不忍再看,命内侍看护好景云帝,她蓦然起身,如今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然而就在她离开御榻一瞬,帷幕之内忽然想起渺茫的歌声来。 安泰不由转身,却望见了一个极美的影子。 她一身红衣,如同浴火而来,景云帝也被歌声唤醒,回光返照般望着她,呢喃道:“娜纱。” 他努力向她伸出手去,仿佛要留住她,然而永远只差一个指尖,捕捉不到她的影子。 他的眼角流出浑浊的泪水,在最绝望的时刻,她忽然俯下身,一字一句,轻声道:“我永远……也不会原谅你。” 这仿佛是击垮他的最后一句话,他痛苦地闭上眼睛,整个人蜷缩起来,仿佛心在痉挛抽搐。 安泰手足发凉,却最终醒悟,她厉声道:“抓住她。” 金甲的武士顿时涌了进来,将红衣女子团团围住。 就在她无路可逃之时,大殿的架梁却突然垂下一道绳索,勒住她的腰,将她提了上去。 金吾卫将军带人追至殿外,却与一个使弯刀的男人交手失力,却终被他携红衣女子逃脱。 安泰顾不上殿外的情况,用力将兄长扶在怀中。 然而他的表情却回归平静,只是面上泛起死寂的灰白。 安泰用力握住他无力垂下的手,泪水忍不住落了下来。 大周的第三位皇帝殡天,旧的时代结束,新的时代开始。 太兴宫悄无声息地封闭,西京却尚在沉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有人得知这一夜发生了什么,直到这座百年都城,再次迎来新的主人。 第159章 159 惊变 阿素喘息着惊醒。 李容渊血淋淋的脸清晰可见, 阿素紧紧攥着薄衾,帐外传来淅沥沥的雨声,仿佛提醒她刚才不过是一场梦。 白团子还偎依在她身边在打盹, 阿素轻轻唤了一声,榻角的琥珀起身打起珊瑚帘,外间侍女鱼贯而入,捧着金盆面脂等物, 原是到了伺候她洗漱的时候。 梳妆完毕, 阿素唤过罗长史打听,方知姜远之一早便出了门,如今不在府中。 她略微思忖了一番,命陈统领护着自己,再次向城东的粥厂去。 一来昨日的粳米想必已经分完, 要在送去些, 而来她已十几日没有李容渊的讯息了,心中不由有些忧虑。粥厂旁是东市, 聚在那的商客最是灵通, 兴许有什么消息。 傍晚时刻阿素回转, 却发觉姜远之已在王府之外等着她了。 他面沉如水,阿素心中有些发怯,好在姜远之未责她,只是转身径自迈上石阶。 一入正厅,阿素便迫不及待地告诉姜远之今日她的发现。 前几日赵王府中常有异邦宾客出入, 而近几日却朱门紧闭。 阿素只觉得怪异, 与李静玺平日张扬的行事风格不符。姜远之闻言却没有太过惊讶,淡淡道:“原来是他。” 阿素不明其意,姜远之却未在解释, 只嘱咐她这几日不许随意出门。阿素这次倒乖乖应下了,只是忽然想起另一事,她抱过白团子道:“你是怎么找到它的。” 姜远之道:“见它在王府外的树梢扑雀,有些眼熟,便抱下来了。” 阿素未料到姜远之竟如此细心,还记得白团子是她养的。正思索间,姜远之继续道:“这小东西有些灵性,你救过它,想必如今是来报恩的。” 阿素闻言好奇道:“灵性?” 姜远之挑眉道:“你以为它是什么?” 阿素有些茫然,捏着白团子后颈皮将它拎起来,看它呲牙的样子,小声道:“难道竟不是狐狸?” 姜远之蹙眉道:“它是腓腓。” 像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话一般,姜远之循着牙签取下一卷书在阿素面前展开,上面,阿素只见其上载道:“……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腓腓,养之可以已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