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页 (第1/2页)
自然,这里头有姜瓷推波助澜的功劳。 卫戍醒来听说夫人去报官了,笑了笑,叫卫戎好生协助夫人,先前存着的底货也该拿出来亮亮给夫人助威了。 有些事他做没有人相信,就是再证据确凿也不行。但换了姜瓷就不一样了。 阿肆因昨夜被人故意灌醉,知道发生了这样大事后回来抱着卫戍腿哭,眼泪鼻涕抹卫戍一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被算计的人,委屈成这个样子。吴嬷嬷看着好笑,但笑着笑着又叹气: “闹的这样大,终归又要丢脸面。” “嘁,做这事的人都不怕了,我怕什么?左右我们夫妻都是没脸的,还怕丢什么脸?” 吴嬷嬷想着也是,这对苦夫妻可不是没人瞧得起,出不出这事也都遭人嘲笑,遂又安慰: “这算是到头了,那姓董的事情败露,往后不会再缠着公子了。” “这才哪到哪?前头的事还没清算呢,清清白白的人凭什么替她背黑锅?” 吴嬷嬷不解,但很快她就明白了。 当夜衙门在京郊抓了两个贩卖首饰的行商,因前些日子有妇人被害,遂以杀人凶犯罪名收押,然而细审之下才发现这二人与劫杀妇人案并不瓜葛,相反,他们贩卖的首饰精细华贵,出自世家贵族府第。继而再往下审,竟然又牵缠上了董泠儿,因行商口口声声这些首饰是董泠儿所赠。 关乎人命,十三这日一早,衙差只得带人上门对证。而这日一早,卫戍也带着姜瓷出城了。 年过到这一日还不曾给卫如意拜年,好容易得了空,姜瓷备好礼,假夫妻就往良辰观去了。 得知衙差带人来问话,董泠儿一见便避回屋里再不肯出来。卫北靖少不得陪着,叫梁文玉去劝说董泠儿,但董泠儿院门不开,里头传出打砸哭喊。 梁文玉和两个女儿在外听着,卫安安沉默不语,倒是十三岁的卫宁宁冷笑。 “娘,你还没瞧清?她心虚了,这事根本不是她说的那样,跟她的,也根本不是卫戍。” “你胡说什么?” 梁文玉斥责女儿,年纪小小,怎能参与这些丑事。 “你觉着我小,但我看什么都明白,我劝娘也别管这混事了,咱们家本来名声就不好,何苦为这么个人这么个事瞎闹腾?何况您是长辈,卫戍又不是你亲生的。” 卫宁宁冷笑了笑转身走了。 梁文玉皱眉,她惯来性情冷漠,武将家的女儿,也曾上过战场,自小厮混军营,后宅弯弯绕绕着实懂的不多。她知道那日卫戍确实没去客栈,但遗落在房里的腰带她实在不知如何解释,也不知和董泠儿同房了的男人到底是谁。董泠儿要生要死的喜欢卫戍,她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