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老老实实种点田_第2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页 (第2/2页)



    也不怪高氏和钱氏两人合得来,两人都是心里有小算盘,但做事都大气的人。凡事都分得清轻重。

    娶妻娶贤,王家老哥俩算是撞了大运了。

    做粉皮的活都是大家做熟了的,给王有钱家做粉皮的速度比给王有银家做粉皮的速度快多了。

    王有钱家孩子小吃得少,他家留得苞米要比王有银家的少。

    七八天的时间,两家人就把王有钱家的苞米全都加工完了,总共做了三百多斤粉皮。

    现在天好,小麦发芽的时间短了不少,刚做出一批麦芽糖,王有银就迫不及待地去县里了。

    这回还是王有银三人一起去县里。有了上回的经历,王有银也不再抠抠搜搜了,非常大气地带了二百多斤粉皮去县里。

    跟凉皮不一样,粉皮晒干后表面不平整,粉皮叠放在一起很不贴合,十分占地方。

    二百张粉皮,两个大水桶就放下了。粉皮则需要垒很高。二百多斤粉皮是一千七百多张。这些粉皮不仅把驴车占得满满的,还垒得高高的。驴车只能坐一个赶车的。

    为了赚钱,大家也不觉得累了。一个人赶车,两个人在后面跟着走,轮流换班。车上东西太多了,就算吃得再好,驴儿也是跑不起来了。不过幸好驴儿跑不了了,要不然容易把车上的货颠下来。

    为了占个好地方,也因为货多速度慢,这回这三人提前了两个时辰就出发了,三人还拎了个灯笼照路,省得一不小心翻进沟里。

    灯笼是王有银用削了片的柳枝做的,虽然瞅着不好看,但是照明还是没问题的。

    灯笼里面放的不是蜡烛,蜡烛这玩意在农家算是“必需品”又算是“奢侈品”。每家每户都有蜡烛,但都舍不得点,只有在祭祖的时候点那么一下,用完赶紧吹灭。

    也不知道是怎么保存的,有些人家的蜡烛都用了三代人了,第一个点蜡烛的人都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他的儿子和孙子还在用那个蜡烛祭奠他呢。

    王有银他们带出来的灯笼里面点的是松脂。这些松脂都是宝月带着弟弟meimei一起在松树上抠的。

    松树是稻花村最常见的树,山上长满了这种树。

    稻花村这边的山矮,松树也长得挫,其他地方的松树不仅长松球,松球里面还长松子,稻花村的松树就只仅仅长了松球。除了松树下的松树蘑和可以用来烧火的树枝和松球,村里人实在找不到松树的其他用处了。

    不过“见多识广”的宝月发现了松树脂的妙用。松树脂融了可以当胶水用。松树脂的粘合力还是很好的,宝月家的饭桌不平整,王有银用松树脂在短的桌腿下面粘了块小木块,木块和桌腿之间粘得牢牢的。怎么晃都不掉。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