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王 第572节 (第1/2页)
共患难不易,共富贵更难。 前面的战利品分配,就让中大陆几家异族之间产生了矛盾,现在的内部贸易不平衡,更是加剧了这种矛盾。 风波的主角是矮人王国,靠着军火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在贸易链上处于了顶端地位。 精灵族同样是既得利益者,矮人族锻造武器装备,他们出魔法师为装备刻画魔法阵,在高端军火领域占据了优势地位。 一件普通的装备,就能够换取成吨的粮食、矿石。魔法装备更是价值连城,往往需要一个万人部落打上几年工。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毕竟这就是市场价。 武器价格居高不下,除了技术垄断外,还有就是信息不透明。 在各族看来,这些先进的武器,本身的造价肯定不菲,价格高昂也是正常的。 可接触的时间长了,情况就渐渐发生了变化。 大家惊讶的发现,这些武器装备的生产成本,比他们预想中要低得多。 三五倍的利润,那都是“打骨折”后的友情价。十几倍的暴利,才是常态。 部分大师级作品,溢价到生产成本的百倍,都是有可能的。 知道的多了,心态上免不了失衡。不甘心遭受盘剥的各族,联合向矮人族提出了降价要求。 毫无疑问,这种“无理要求”,自然是不可能被同意的。 矮人族的武器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看在大家是盟友的份儿上,才对他们敞开供应的。 搁在外面想买,那都要加价,才能够提到货。 爱买就买,不买拉倒,矮人做生意,主打的就是一个直爽。 最惨的还是兽人,因为距离的缘故,他们采购武器装备需要从异族联盟的地盘上绕一个大圈。 沿途的过路费交下来,本就在天上的价格,直接飘到了大气层之外。 价格高昂还不是最惨的,更悲剧的是他们属于纯购买方,国内的商品压根儿就卖不出去。 不是盟友们刻意压价,完全是地理位置导致的。 海上贸易线被阿尔法王国给封锁死死的,陆上交通线要先穿越冰雪世界,才能够和上古遗族联盟交易。 恶劣的交通条件,让他们出产的大部分商品,都丧失了交易价值。 能够拿出来交易的,就剩下一些硬通货。比如说:魔晶、魔核、魔法材料。 在这种背景下,兽人帝国购买的武器装备没有多少,财富反而出现了大量外流。 以往的时候,平息贸易逆差的最佳手段,就是带着军队去抢人族。 此刻兽人帝国内部各族正忙着内斗,根本就无法通力合作,劫掠也就无从谈起。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现在没有东西可抢。 近东只是阿尔法王国纸面上的领土,港口都还在选址,人影子都碰不到。 北疆七省都是刚被祸害过的,就剩下地皮和残存的城堡了,再远的北地属于又穷又硬的骨头。 或许在很多兽人部落心中,还期待着阿尔法王国快点开发近东,把“韭菜”培养起来。 大家都有一堆破事需要处理,亚斯兰特大陆反倒太平了起来。除了偶尔有兽人部落开干外,总体局势渐渐趋于稳定。 另立教廷风波还在持续,但哈德逊已经不担心了。教廷没有第一时间动手,那就意味着要采取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很明显,这是被逼出来的结果。 没有各国的支持,劳师远征法兰克王国,教廷完全没有任何胜算。 想要‘杀鸡儆猴’,都找不到合适的目标。 直接反教廷的都不好惹,大陆上的异端份子那么多,万一不小心损失惨重,那才是真的要完蛋。 中立反教廷的,略微要好欺负一些,但政治影响太过恶劣。 搞不好“鸡”没有杀死,反而将中立派系的逼到了直接反教廷阵营,让局势变得更加恶劣。 既得利益者们又不傻,自然要权衡利弊。考虑到的问题越多,就越不敢动手。 见双方打起了嘴炮,哈德逊也就放心了。短时间内不打起来就行,后续谁也没有奢望两大霸主能够和平相处。 真要是法兰克王国和教廷和解,阿尔法王国也就没法混了。 以往的时候,王国敢和教廷对着干,除了双方距离远外,最重要的就是有法兰克人在前面顶着。 最近这些年,只要教廷搞大行动,法兰克王国必定会拖后腿,反之也是亦然。 两家大势力互相添堵,各国才有好日子过。 放下手中的情报后,哈德逊继续和幕僚们完善雪月领开发计划。 “公爵,按照王国的近东战略规划,我们将是第一批开荒者。 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政务部认为领地的前期开发,以港口为核心即可。 兽人缺乏航海技术,就算是发生变故,我们也可以从海上撤离。 首批移民,主要以渔民为主。既可解决前线驻军的rou食问题,又可以免受兽人的威胁。 政务部计划,港口开辟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