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15节 (第1/2页)

    但对于他个人就不一样了。

    陈佳禾上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主导反重力飞船项目,也正因为反重力飞船项目,他才能够有现在的地位。

    反重力飞船项目没有收益,他就会成为那个‘背锅’人。

    当然,也不能称之为背锅,他是直接负责人,本来就是责任最大的。

    那么后续个人就很难再有提升了。

    陈佳禾带着复杂的心情参与了会议,会议就是讨论研究发展的主方向。

    在会议开始的时候,王浩高声宣布太空测试取得成功。

    他提出两个主要方向,一个就是继续完善光压发动机,并决定对外征集空天母舰的命名,和各部门协调商讨飞船代号。

    这个消息说出来就让会议场陷入了沸腾。

    即便是在舆论中,也有很多人提出,光压发动机早已不是发动机,已经完善成为了真正的太空飞船,完全可以称之为空天母舰,只不过没有搭载小型飞船而已。

    现在确定下来就非常期待了,以后就可以把其称之为空天母舰。

    王浩提出的第二个方向和实现盈利的业务有关,就是让管理部门去和更多的有意向发射大型卫星的公司沟通,也就是给卫星发射服务拉订单。

    这方面已经有研究了。

    航天飞船公司会把发射的卫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大型卫星’,另一部分是‘小型卫星’。

    大型卫星,能够实现更强大的功能,一颗卫星的效率,可能会顶得上几颗、十几颗,甚至更好。

    大型卫星可不只是块头大。

    其实就像是机枪和坦克的区别,再多的机枪也无法发射出炮弹,小型卫星就类似于机枪,‘打击距离、威力’(可实现的功能)是有限的,而大型卫星能够实现再多小型卫星也无法实现的功能。

    这就是空天母舰能够发射超大型卫星的意义所在。

    针对大型卫星也需要和企业客户进行沟通,商讨好发射服务费用以及定下发射时间,企业客户才能够放开手脚去制造。

    小型卫星就不同了。

    常规的火箭也可以发射小型卫星,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难度也不高。

    实际上,火箭发射小型卫星和空天母舰的方式是不同的,空天母舰的发射方式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简单粗暴!

    光压发动机就是不断向上飞,释放出卫星的速度也只能比既定高度同步轨道速度快一点,但总归不会达到低轨道状态下卫星常规运转的速度。

    在1000公里高度以下,卫星常规运转的速度也只比第一宇宙速度(7.9km/s)低一些,光压发动机要加速到那种程度,比上升到三万公里高空难度还要高,而且近地高速飞行还有一定的风险。

    所以对于空天母舰来说,要么就释放地球同步卫星,要么就释放那些自身带有动力的大型卫星。

    低轨小型卫星,常规还是用火箭发射,除非订单达到一定的数量,比如,同时发射十颗以上的低轨小型卫星,过程中能实现超高的收益,才值得空天母舰特别制定计划去执行发射任务。

    所以卫星发射服务,主要针对的还是大型卫星以及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王浩做出主方向的说明以后,其他部门企业的代表也进行了发言,对于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完善和讨论。

    在太空测试结束以后,他们有很多工作要做,仅仅是空天母舰的维护检测,就还需要持续很长时间。

    技术部分的会议内容中,好几个代表也谈到了飞船释放回收工作,他们要和航天局方面合作,建立成套的体系,标准化释放、回收流程。

    这也能够简化航天局制造的小型飞船和空天母舰进行对接。

    会议持续了一整天。

    与此同时,国际舆论依旧围绕两点展开,一点就是光压发动机的太空测试,第二就是引力武器了。

    第二点的热度慢慢变高,很快就压倒了前者。

    这是因为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站了出来,并针对引力武器以及某三国卫星中心发布的消息做出分析。

    其中还有一些人站出来表示抗议或是呼吁相关方给出明确回复。

    相关方,自然就是种花家、航天飞船公司了。

    外界并不知道引力武器是出自军方的地面武器还是光压发动机本身,当然也不确定是否存在引力武器,毕竟只是某三国卫星中心的说辞。

    阿迈瑞肯方面,则有些‘起哄’的意思,似乎就是为了给舆论造势,并给相关方带来一定的压力。

    很快。

    相关部门也站出来发言了,他们当然不可能承认引力武器。

    如果承认了,是不是要赔偿呢?是不是要针对引力武器说点什么?

    即便全世界都知道有引力武器,他们也不可能直接公开的承认,所以相关的发言就是对gisat-5a卫星持续性调整接近军事管制区表达‘关切’。

    同时,否认掌握了引力武器。

    “我们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引力武器?像是科幻小说里的内容。”

    “或许,我们还掌握了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