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10节 (第2/2页)
工业公司发布的一条信息,迅速抢占了湮灭科技公司的‘风头’,吸引了国内外几乎所有的注意力。 “经过对一阶铁的性态研究,我们制造出一种极为特殊的超导材料,临界温度为171k,代号为cwf-018。” “cwf-018具有反重力特性。” “它能够实现在303k(29.85摄氏度)以下温度制造出反重力场。” “常温状态场力强度最高为0.9735(2.65%),超导状态则0.9589(4.11%)……” cwf-018的常温反重力特性就已经足够惊人,但引起国内外广泛热议的还在后面,“我们在研究讨论过以后,决定把针对cwf-018相关的反重力技术公开出来。” “针对cwf-018的反重力技术详细报告,会发布在网站的下载页面,任何访问网站的人都可以下载观看。” “同时,相关的研究论文,则会发表在《湮灭物理与理论》期刊……” 超导材料工业公司发布的消息震惊了世界。 首先就是常温反重力技术。 现在也有实现常温反重力的技术,但使用的是高压混合材料,也就是一大堆材料处在高压管道中。 高压,可不是常规的‘高压’。 实验物理研究中的高压环境,很多时候,指的都是几十万、百万以上倍率的标准大气压。 强湮灭力场发生所使用的高压管道,都是能抵抗超高压的特殊合金制造,管道本身就非常非常昂贵。 原来的‘常温反重力’技术,只是用‘高压’特殊环境换来的而已。 现在不同了。 cwf-018是一种金属超导材料,并不需要高压的特殊环境,能实现常温反重力就很不一般了。 虽然常温反重力强度就只有2.65%,但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另外,超导材料工业公司还直接公开了针对cwf-018的反重力技术,也就是其他团队不需要去做研究,只要购买了cwf-018材料,再根据公开的技术就能制造出反重力场。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反重力技术研究的门槛。 超导材料工业公司不止是发布信息,还对外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国内外记者都可以来进行采访。 王浩出现在了发布会现场,对于cwf-018进行了说明。 之后还接受了记者采访,被问起‘为什么会公开技术信息’时,他很坦然的说道,“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能够去研究反重力技术。” “现在的反重力技术研究门槛非常高,只有那些有实力的机构和团队才能进行研究,这大大限制了技术进步和发展。” “我们在发现了cwf-018的特性后,就决定把技术普及开,让那些小型的物理实验室,也可以参与到研究中。” “湮灭力场是物理学的新方向,湮灭科技是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只有更多的科学家参与,才能让新的研究方向有更多的成果。” “cwf-018只是开始!” 王浩很认真的说道,“我们下一步会继续针对一阶铁的超导特性展开研究,目标是研发出制造强度超过30%反重力场的材料,同样的,我们也会公开相关的技术……” 最后一句话太惊人了。 那些从事湮灭力场研究的学者都知道,30%的反重力强度是个临界线,达到30%强度的场力,叠加在一起就能发现对物质的磁化效应。 如果有‘未达成超导状态’的前提,几台反重力设备叠加在一起,就能制造出强湮灭力场。 那可是强湮灭力场! 现在王浩竟然说,研发目标是制造30%的反重力场,然后还会把技术公开出来? 这…… 可能吗! 不管未来怎么样,常温反重力技术已经公开,很多小型的科研机构、物理实验室以及科学家肯定会因此收益。 他们也能参与到反重力的研究中。 一时间,学术界到处都充斥着对王浩的赞誉,再苛责的媒体也不得不在王浩的名字前,加上‘伟大’两个字。 “王浩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他主导的湮灭力场研究,蕴含着巨大的科研、经济甚至是战略意义,可他却选择了公开常温反重力技术,让更多的科学家能参与其中。” “这是对于科学研发的巨大贡献,对人类科学发展的伟大行为。” “这就是王浩……” “科学无国界,在他身上得到了明确的体现,他是那种不被国界限制,具有人类主义思维的伟大人物!” “……” “有意思的是,一直倡导对待科学具有开放态度的阿迈瑞肯,提出了支持强湮灭力场研究的《格鲁姆湖计划》,却把包括o州在内的其他国家科学家完全排除在外……” 对比,一下子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