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50节 (第1/2页)
“王院士!” “来了!” 段清柏和刘明坤赶忙站了起来。 王浩挥手示意他们坐下,他也坐在了旁边说道,“我刚才听你们对比战斗机设计,其实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设计的反重力飞行器,不需要考虑灵活性或者高动力问题,也不需要考虑什么雷达性能、战斗模块,我们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让反重力飞行器飞起来。” “哪怕只像是民用无人机,能做简单的起飞,低速飞行,这就已经足够了。” 段清柏和刘明坤一起听着点头。 如果只是让反重力飞行器飞起来,不考虑其他的因素,确实相对简单很多,只考虑动力和平衡性就足够了。 这就好像是给无人机安上了电池,有动力驱动的情况下,就足以让无人机飞起来了。 想想…… 好像确实容易……个p啊! 动力,怎么解决? 段清柏和刘明坤都不由用力扯了扯嘴角,即便研发目标听起来最简单,也必须要使用smes电池,也就是超导电池。 原因很简单,也只有超导电池才能持续提供高功率供给。 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 王浩并没有再继续解释,而是等待其他人来到会议室以后,就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开始。 王浩让两个团队负责人分别介绍他们掌握的技术。 首先站起来的就是刘明坤,他认真说了起来,“我们已经拥有了可使用的储能线圈技术,可以在人为控制下让储能线圈正常的充、放电。” “这个技术我们已经经过了几轮测试,也包括高功率输送测试。” “但暂时还只能人为控制,很多因素,包括监控、功率调节等,还不能做到自动化处理。” 简单来说,他们掌握了电池核心的储能线圈技术,但附带的控制体系还没有完成,更不用说制造供完整的超导电池了。 之后段清柏也站起来说起了掌握的技术,他主要说起了刚完成的测试。 等两个研究组负责人说完技术以后,王浩就开口说了起来,“我知道,你们中有很多人,都在疑惑我们两个组为什么要一起合作研究。” “实际上,大家应该都知道,smes电池的研究,就是为了反重力飞行器准备的。” 这是事实。 但是,多数人并没有把两个研究组联系在一起。 很多人都认为,smes电池研究组,主要攻关的就是smes储电技术,而不是真要研制出超导电池,只是没想到smes储电技术很快就被完成,才正式开启smes电池的研究。 另外,smes电池动力支持的反重力飞行,听起来实在有些太过于科幻。 即便所有人都认为反重力技术代表着未来的航空核心技术,但毕竟是‘未来’,真要实现反重力技术的航空应用,要等好多相关的研究成熟以后才有可能。 现在谈研发反重力飞行器还太早了点。 比如,smes电池还没有研制出来,动力都没有谈什么飞行器? 王浩继续说道,“我之所以决定把两个研究组放在一起,最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储能线圈充、放电技术。” “这就足够了!” “可能很多人会想,我们还不能制造出可使用的smes电池,可是,我们并不需要那样做。” 王浩说着认真起来,“我们并不需要做出完善的smes电池,反重力飞行器也不需要完善的smes电池。” 他站起来走到了白板前,画了一个反重力装置的简略图,随后认真说道,“大家看看这张简略图,这就是反重力装置,旁边画的一圈虚线,就是横向反重力覆盖的区域。” “从这张图上,你们能发现什么?” 会议室的人愣住了,他们不明白王浩要说什么。 梁静叶思考着开口道,“除了中心位置以外,其他区域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电池?” “没错!” 王浩朝着梁静叶比了个大拇指,“小梁说的很对,超导电池也是很重的,现在的技术来说,即便再缩减也达到几吨,甚至可能超过十吨。” “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储能线圈上,冷却液也会占据一部分。” 大量超导金属材料,堆叠组成了几个大型的线圈,当然是非常重的。 王浩继续道,“所以我们不用考虑制造个完善的电池,再和反重力装置连通在一起,而是要把电池嵌入到反重力装置中。” 他说着用笔画了一个圈。 “反重力装置的超导材料中间是有空隙的,这一圈最大的空隙,超过一米距离,空间足以放置小型的储能线圈。” “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第一圈范围放满储能线圈,也能够起到平衡作用。” “另外,大家注意外围的一圈,距离也超过半米。” “我们可以把外围空间,制造成冷却箱体,就可以把高压缩的液氮充入其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