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27) (第2/3页)
留下, 见人走了,凤歧走上前,将手撑在案上,扫过记载在册的卦象,陶仁,我若为帝,你道天下人当如何? 低垂着头,额上冷汗渗出,陶仁思索良久才道,帝师仁德,只待一登大宝,天下人必欢欣鼓舞,海清河晏为时不远矣, 短短几句话,陶仁却觉的极其难熬,凤歧的眸光让她如坐针毡,竟是比面对秦王还要难受。 话说完,许久不见动静,陶仁用余光瞥了一眼。 凤璃正拿着卜卦用的玄龟往下掷,古拙的碰撞声落下,凤歧忽的启唇,陶监正,你上前来,依本官看,此卦大凶,你道是与不是? 卜卦何时这般儿戏了?陶仁顶着压力走上前,沉吟良久,实在是不知该如何说, 凤歧冷下声,又问了一遍,本官道此卦大凶,你道是与不是? 是,是是,帝师说的是,陶仁的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顾不上去猜测凤歧的心思,连胜应是。 凤歧又继续道,此凶卦会影响到天地国运,只有一法可解,那便是在登基那一日,迎娶紫微星属己土之人为后,陶监正意下如何? 陶仁一脸苦相,他只是一个正六品官员,何时容得他置喙此等大事。 他捏起手,细细掐算,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笑的比哭的还狰狞,迟疑道,帝师,紫薇星属己土之人,当世只有一人,便是那 陶仁结结巴巴良久,还是没敢说出那个名字。 将玄龟捡起,凤歧斜睨着陶仁,眼中的逼迫之意已然十分露骨,监正继续说,是谁? 扑通一声跪下,陶仁已然吓的全身都在抖,帝师饶命,帝师饶命, 耐性似是被耗光了,凤歧叹了口气,抚上眉心,略显无奈道,监正,你只需说出那人是谁, 秦王,陶仁额抵着地,声音比蚊子还小。 凤歧不欲再周旋下去,只道,监正定要记住今日所说,国之气运,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若是累及监正家人 耳边脚步声渐渐远去,陶仁跪了良久,还是站不起来,直到同僚进来将他扶起,陶工为何如此惊慌? 拿起茶杯,猛灌了几大口水,陶仁才渐渐平复下来,却是一个字都不肯多说。 回到家,褪下官袍时,陶仁仍在想,帝师今日这一遭到底是为何? 娶秦王为后? 不不不,太过荒谬,陶仁下意识的否定了这个想法, 可思来想去,竟没有更合适的解释。 一夜难眠。 * 第二日,季芜与凤歧一同去议政殿时,竟未再有人提出要处置秦王之事。 季芜心里好奇,偷瞄着看凤歧。 她容颜清冷,坐姿端庄笔挺,华贵的朝服与繁琐的饰物压在她身上,未添半点累赘之感,反倒是愈发彰显出从容不迫的帝王气度。 季芜一时看入迷,不得不承认,凤歧确实是帝位的不二人选。 有手段,够魄力,同时又身负治世学识。 凤歧,凤歧,季芜在舌尖反复念着这个名字,红唇微扬,心道,看在这些天的情分上,我便不给你难堪了, 下朝后,凤歧的心情亦是难得的轻快,两人回到寝殿黏糊了好一阵。 季芜将头枕在凤歧腹上,伸手拨弄着垂落下的发丝,姑姑极美,就连头发丝都要比旁人美上三分, 这段时日,季芜没少夸人。 两人皆是衣衫半解,眼波含情,凤歧听她如此说,又想将人将人压在身下,狠狠欺负一番。 可转念想到今晚的安排,到底是忍了下来。 入夜两人只喝了些粥垫肚子,季芜以为又要像往常一般去批折子时,凤歧拉住了她。 不远处宫娥正捧着两身月白色的常服,季芜疑惑的看向凤歧。 年关将近,现在晚上热闹极了,今晚我们出宫去看看,凤歧兴致盎然,催促着季芜快换衣裳。 半刻钟后,一辆不起眼的黄盖马车从西门离去。 凤歧与季芜在马车内相对而坐,比起凤歧高昂的兴致,季芜显得有些安静。 又因光线昏暗,凤歧看不清楚季芜的神情,未觉察到异常。 凤歧握住季芜的手,岁兰,你可还记得你幼时爱吃的那家馄饨? 季芜当然记得,原主记忆里,每每超额完成凤歧布置的课业时,凤歧便会带她去城南巷子口吃一馄饨沌。 卖馄饨的是一位瘸腿老人,那时季芜听凤歧说,那位老人本也是在战场上为秦国出生入死的将士。 后来因伤病退役,便在城南摆摊卖馄饨。 皮薄馅足,于那时常忍冻挨饿的季芜而言,城南巷子口的馄饨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东西。 马车一路走走停停,很快就到城南巷子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