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101节 (第2/3页)
, 结果做了一套去年的试卷, 抓瞎了,立刻警惕起来。 没想到马哲这么难背! 这东西真有用吗? 她怀疑过。 但和秦语谈了谈,她决定, 不仅要学,还要学好!学明白! 秦语说大学里很多看似没有什么用的基础课真的就是在打基础, 你可能一直意识不到它的作用,但缺了这个部分,房子盖不高。 她相信秦语的判断。 余自新还报了两门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就四门了,原先继续教育的三门美术课她也没退,老师讲得好呀, 尤其是美院的国画课, 那可是老师推荐才有机会旁听的,还有法语,也不能放下,她还想去巴黎的专业化妆学校进修呢,语言不过关根本没法入学,这么一算,时间实在不宽裕。 又要学习,又要工作, 真是难。 李婉晴就没再报法语班,她报了考研辅导班。几年不在日化厂,科室里的人换了快一半,新来的年轻同事都有研究生文凭,说起新技术都比她懂。厂里好像是想让她从技术转管理,或者经销。但是她不想再重回这条路了,她天生不喜欢和很多人打交道,也不喜欢开会。 她最不太喜欢的,是现在厂里的这股风气。 管理层中已经没多少人把心思放在开发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上了。净想些歪门邪道的。急功近利。 她作为技术部门骨干第一次参加明年的生产方案,开发部有人提议,最近那个代工的牌子新新卖的很好呀,咱们要不也做个类似的产品?更有人提出,直接把牌子接过来,不再给委托方了,就我们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嘛。 这种馊主意居然还让不少人动心了! 李婉晴提出反对,他们阴阳怪气问,听说那个代工牌子的经理跟你和刘玉竹都是熟人呀,是不是因为这样反对? 李婉晴冷静说明自己为什么反对,她和新新的经理确实相熟,所以,她知道人家跟g市日化厂也有关系——经销的另一个专走奢侈路线的牌子就是g市日化生产的。 新新护肤露这种中低档产品,配方平平无奇,换个代工厂对品牌影响能有多大? 可如果毁约之后新牌子没做成,反而失去了代工生意,还得罪了人,影响了自己的信誉,g市日化会不会借这个机会抢走他们现在代工的牌子? 求稳为主的领导们频频对李婉晴点头,但急于用新品牌和销量刷自己政绩的人可不死心,他们提出,新新做的好,说明年轻市场大有可为,那我们也做个类似的牌子,分割年轻市场呀!新产品就起个类似的名字,叫“小新”“鑫鑫”“欣欣”都行嘛! 李婉晴再次反对,新新做的确实好,但是究竟“好”在哪儿呢? 一屋子人没人回答。 她回答,好在人家会营销,会造势,会宣传。就算我们做了同类竞品,接下来要怎么跟人家竞争呢?我们日化厂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再说产品名字,怕是人家已经注册过商标了。 开发部的人也有些准备,他们拿出新新护肤露从九月到现在的订单,看看,每个月都在上涨,明年一月的预定量是今年九月第一批订单的三倍了! 算算钱,成本带包装一瓶也就10元,零售价20,批发价在15-17之间,大家按订单量算一算毛利吧! 刚被李婉晴说服的领导们又动摇了,眼看自己做的产品替别人赚了大钱,自己只拿了代工费,怎么能不眼红? 日化厂这几年也推出了不少新牌子,但还没哪一个能像新新这样一推出就火了,新新有什么啊?就搞了个校园选秀,没有工厂,没有技术,从生产到包装全都是请代工,哦,这样还赚到大头了!他们就是给新新打工的!这谁能服气嘛! 商量了一会儿,领导还是决定,先打电话到商标局问问情况。 李婉晴心里叹气,日化厂风气真的变了。也难怪。这两年海市国字头的厂子有多少工人下岗了?国棉、国纺这些大厂濒临破产倒闭,有的双职工家庭一下两个人下岗,怎么办?好多人走了劳务输出,去日本打工。 大环境如此,日化厂想多创效益无可厚非,可搞技术创新是需要时间的,一项新技术从开发到完善要一年?两年?更久?这几年里难道工人不用吃饭?孩子不用读书?谁又能保证新技术新产品就能成功大卖? 李婉晴不再吭声了。 她为小余捏了把汗,要是日化厂真搞出一个“李鬼”牌子,一边又卡新新的产量,就算要去g市代工也需要时间,肯定会影响到明年的销售计划。一个新牌子能不能站起来,前两年的稳定销售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