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63节 (第3/3页)
年的大势,除了这些,她还有什么立刻能用得上的技能? 还有,接下来她要怎么做,才能和媛媛接上头? 更重要的是,到了海市,她要真正开始一个人的生活了,要怎么继续赚钱?怎么自立门户?海市的买房落户政策是2002年结束的,她还有三四年时间。 目前她有四万多的积蓄,给大姐帮工的一天一百还有每个月的五百租金;在小体验馆卖化妆品和化妆服务的收入一周一千左右;给金姐的会所打工两个月一共八千的工资,加上一万元的提成。 这笔钱要怎么画,真得好好筹划。 第二天四个女人和花姐在海市的同事一起拜访海市日化厂。 日化厂的领导之前还以为是花想容想跟他们合作,对她们很是客气,后来弄清楚是金姐想定一批化妆品,态度立刻冷淡下来,推说还要开会,把她们扔给手下人了。 日化厂其实接代工订单的,他们领着金姐一行去了展览室,里面放着许多市面上还算知名的护肤品、化妆品,也有不少从没听过的牌子。 “全是我们代工的,这是报价单。”这位经理听金姐说第一批单子只能定5000套水乳,也找了个理由走了,把她们扔给一个姓刘的女主管。 刘玉竹三十几岁,一张鹅蛋脸,眉毛淡淡,说话很和气,“其实我们有一个今年新开的牌子,和你设想的中草药滋养路线很相似,你要不要试一下?考虑外包?” 外包就是代工厂直接给你什么就是什么,订货的人完全不能干预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只能提供包装的设计,从生产到装瓶打封全在厂里做好。 金姐犹豫片刻,决定先订十套这个中草药牌子的产品,回去试试再说。 余自新忽然想起海市日化另一个曾经很有名的产品,“你们现在还做银耳珍珠膏么?” 刘玉竹说这条线这三四年也渐渐不行了。 “就像人一样呀,有的牌子老了,顾客就觉得不灵了,不愿意买!我们从前还有个牌子叫‘双妹’的,哎呀,民国的时候有名的呀,好多太太小姐都用的,现在?完了!老奶奶不用了,年轻女孩子听到都觉得老气!” “珍珠膏是真的好,我手指割破小口子,涂了两天伤口就收好了,你们看——”她左手食指真有一条淡淡的白印子。 “可是没有用呀,现在年轻人都喜欢那些个日本来的牌子,里面东西其实差不多的,但是美容液、爽肤水、柔肤水这些名头听起来就更洋气!” 余自新不解,“那你们为什么不做珍珠的爽肤水呢?” 刘玉竹摇摇头,“meimei,人们想到珍珠就是珍珠膏,你卖珍珠爽肤水,哦,珍珠在哪里?怎么变成水了?跟大家讲这是水解珍珠技术,很多人是没法接受的。这是概念问题,除非花大价钱做广告,去推销这个新概念。可你想想,要换包装、换技术,还要打广告,哪一样不要花钱啊?还不如推出个新牌子,省力。” 而且,国营厂子,还要看领导政绩。搞新产品听起来就更好,让老产品焕发新活力?哈,简直就是在说领导没魄力嘛。 开会的时候谁敢提出来当即就要受白眼。 余自新这才知道,原来不止人会人老珠黄,品牌和产品线也会。 看来,日化厂今年推出这个打着中草药概念的牌子后,今年后还要出新的产品线。 花姐补充道,“彩妆的产品线换的更频繁,有些牌子每年都会推出新线,或者用新模特,给人新鲜感。” 余自新赶紧把这一条牢牢记在心里。看来,她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刘玉竹还带她们去了代工品的仓库。 她是好意。 金姐想要做自己的护肤品牌,是想帮下岗女工多搞些工作岗位,她是很敬佩的,但金姐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里面的水深着呢,不要好心办好事却折本。 仓库里堆着好多产品,刘玉竹打开纸盒给她们看,面霜,洗面奶,水乳,积压最多的是护发摩丝发蜡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