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62节 (第1/3页)
金姐感到一种和从前不同的尊重,从前也有人因为唐先生的地位, 因为她的钱、美貌或是人脉尊重她,但这次不一样,这几位女领导,是真地认为她能为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而尊重她。 金姐认真想了想,“我回去再想想办法。” 她和宋诗远余自新商量,“我要正式注册一个公司, 做大, 做好,还要做得长久。” 她看看两姐妹,“我想请你们技术入股,你们一人有百分之十股份,以后每年按股分红。你们愿意么?” 这几乎等于直接送给她们俩一人二十万。 但金姐觉得是值得的。 宋诗远和余自新给她出的那些主意,有很多的价值不能单纯用钱衡量。 想要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就得能留住人才。 两人都同意了。 三个人先整理了章程, 再叫上花姐讨论了一番,认认真真写了份计划书,拿去找妇联和再就业部门的领导商议。 金姐想要开一个美容院,服务项目和给明星开的会所相差无几,目标客户是中上收入的g市女性,她的丽影时尚和花姐的彩妆专柜已经建立的会员档案中有现成的客户;如果这个美容院能办起来,以后还可以搞一个专门的美容师化妆师学校,吸引周边城市的生源。这样又能解决一部分就业了。 上面的人是真要干实事,看了金姐的计划很支持,有位领导还认出了余自新,“咦,meimei,你是不是从前在四星电子厂工作过?” 再仔细一问,一个电子厂女工,只有初中学历,出来几个月已经进步这么大了,这可真是正面榜样啊! 有政府部门支持,就像海上行船遇见顺风。 一帆风顺的金姐忙得恨不能分成两人。 她放手去装修别墅,等装好了把明星会所搬过去,公寓这边就改成美容院。 除了宋诗远和余自新成了小股东,第二件大事,是宋秋凤买房了。 7月底,g市日报头版新闻——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 什么意思? 职工福利分房的时代正式结束了。 黄阿姨看到新闻时心里打了个突突。 她午休时急匆匆拿着报纸去串串香店里,跟秋凤说:“哎唷,真让meimei头说中了!你看看!”还好她已经买了一套商品房了! 余自新那几天正忙着,每天早出晚归,周末时黄阿姨才找到她,“meimei,你什么时候休息?再陪阿姨去看看房子吧!” 黄阿姨跟家里人一商量,赶快趁着房子还没涨价,再买一套!meimei头说的那个什么住房贷款,儿子也说可以办! 只有她老公嘀咕,“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福利分房了,不是还有单位集资房嘛!”一套集资房,七十平方的,五六万就能买下了,比商品房便宜多了!他单位里同事都这么说。 尽管国家都发话了,不仅是g市,浙省日报、省委机关报都登了同样的新闻,和他一样想法的人还是很多。再等等吧,还是集资房便宜啊。 但是这次黄阿姨打定了主意,“人家小余的jiejie,才进城多久,人家都敢贷款买房呢!” 她没敢说出来的是,她觉着小余就是她的财神,上次小余说那个股不能买,又是一样!果然,和青州百货一样,又是支老千股! 余自新叫她也别再看别处了,上次那处就很好,再买一套,以后儿子跟他们住同个小区,既方便互相照顾,也有各自空间,多好。 宋秋凤又跟着黄阿姨去看了一次房,这次把徐山平也拉上。 徐山平听秋凤说了不止一次人家买的房子有多好,总觉得夸张了,这次去看了,回家之后跟秋凤两个跟练习相声似的,你一句,我一句,真好呀,真好呀! 高级地砖直接给你铺好,还有铝合金门窗!推拉窗! 站在窗口真的珠江河都看得清。 花园里还有喷泉! 还种了那么多花! 草坪!跟外国电影里的一样。 两人一商量,立刻准备注册公司。 从四月初开业,到八月初,他们靠卖吃食赚了小十万块了,现在国家发话了,城里职工都不分房了,人家不得买房?买的人多了,那房价还能不起?别现在咬咬牙能买起,涨价了捧着钱买不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