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51节 (第3/3页)
买房她可出钱了……” 徐山平一听,心提到喉咙眼了,该不会按买房子出的股份分吧? 余自新对他一笑,“隔壁郑姐每月租金是一千五,咱们也这么算,你俩每个月按出资额给我和二姐交租,这公平吧?” 徐山平连连点头,“公平!” “至于卖串串赚的钱,你就按一天一百给我吧。” 余自新这话让徐山平和宋秋凤都惊了,“这哪行?” “以后我去海市,你们也得请帮工,也得这么算。说不定周末还得额外再请临时工。还有,买机器冰箱,改造厨房的钱,水电煤气,我和二姐在家的吃喝,不都是你们出的么?” 宋秋凤忙说,“冰箱没花钱!” 昨天黄阿姨托人运来了两台旧容声双门冰箱,说是有个同事的亲戚换了大房子,淘汰旧家电了,宋秋凤问多少钱,黄阿姨神秘一笑,“不要钱!”新家电有人抢着给人家送,全是原装进口货! 宋秋凤惊讶地张大嘴,其中一台冰箱还八成新呢,就当垃圾扔了? 黄阿姨提点她,“给司机师傅送包烟好啦!” 刘阿姨拉来的药厂冷柜倒是花了三百。这冷柜正适合他们用,像个衣柜,两扇包着铝皮的门打开里面是一层一层抽屉,正好放做好的丸子。美中不足就是太大了,一启动起来,震得徐山平的小房间嗡嗡响。 他准备叫峰哥再来一次,把厨房再扩大出一块,专门放这几个冰箱冷柜,再花点钱买点瓷砖,把厨房墙面和洗碗池子都好好美化一下。 这周的总结会暂时开到这,先去睡觉吧,周一休息时再慢慢总结。 徐山平和宋秋凤又私下商量,两人觉得一周给小妹偷偷存一千五。钱是英雄胆,等她到海市了,用钱的地方多呢。 周一这天早上,徐山平和宋秋凤累得睡不醒,宋诗远和余自新悄悄出了门,又去厂区了。 上周四体验馆开业成功得到了两百多份详细的会员资料,只要能有一百个左右的高忠诚度用户,宋诗远的小店一周只开一天也能存活下去,当然,这样赚的钱也不会太多。 但在她的五年计划里,这个阶段她最首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学习,要大量的、海量的输入,这个阶段赚钱反而是其次的。 上了几次课她发现,同是基础班的同学无论是对色彩的敏感度还是领悟能力都有人比她强。她从小在乡村长大,只有小学上过几节美术课,老师自己就水平有限,如果她不赶紧大量的输入,只凭着一点天资,走不远的。 体验馆店小,试错的成本也小,她可以用它试验一些她的想法,再将成功的经验实践在金姐的丽影时尚,不断学习、试验、试错、总结经验再实践,这样还能不快速成长? 大姐和徐山平眼下赚的是不少,可那是辛苦钱,说实在的还是体力为主的赚钱,她不想这样。 花市摆摊好不好赚?几天就赚了十万,可也很辛苦。她跟林通求聊过,那几天他赚了少说几十万,可也没见他起早贪黑把嗓子都累哑啊,为什么?因为他还有金姐已经在产业链的上游了。 她也要站在产业链的上游。 用钱赚钱永远比用体力赚钱要快要容易,林通求和金姐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本钱,她想追上他们,就得找一条他们没走过的路。 这条路怎么走,她现在自己也不很清楚,只有个大概的方向,但就像李小龙说的,有了方向,瞄准,前进,再随机应变。 两人先去服装厂挑货,这次宋诗远按老友记带来的灵感挑了几套瑞秋风格的穿搭,配色是柠檬黄、薄荷绿和乳白,又清爽又非常适合刚进入职场的女孩穿。 她还买了台淘汰的针车和一台锁边机。真丝小围巾和独家赠品也可以做起来了! 货物暂且放在仓库,两人又去了趟派出所。 干什么? 送锦旗啊! 锦旗也是余自新在小商品城定的,红金丝绒底上金黄大字:人民的警官,就是给人民办实事的警官! 李所长一见姐妹俩惊讶地笑,“还真送锦旗呀!” 姐俩真心实意说:“那必须得送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